大陸居民赴臺遊,去免稅店購物外,你會增加新行程——去證券公司嗎?這不是說笑,臺當局近日宣佈,將開放大陸居民及在臺陸企投資基金及外幣債券。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解釋,大陸投資人須有臺灣居留證,或者沒有臺灣居留證但合法入境,比如到臺灣旅遊,才可以投資。
臺灣將開放大陸人士投資基金、外幣債券已經傳了近兩年,可謂千呼萬喚。不過,選在此時公佈、預期3個月內上路,卻未免時機不對。雖說傳聞中大陸大媽買黃金像買白菜,但基金、債券畢竟不是黃金,不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更不是鳳梨酥,憑口感就知道好壞。投資需要信任,而當下兩岸最缺的就是信任。連去臺灣旅遊都要思慮再三的時候,多少大陸人會辛苦申請旅遊簽證到臺灣開戶買基金,用腳想都想得出來。
無獨有偶,最近赴臺陸客人數大幅下降,臺當局決定組團赴陸推銷臺灣美景(他們還接地氣地表示要借助“網紅”),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還建議兩岸共同開發10天以上的環島行程。因為8天環島遊時間緊,讓司機和遊客疲於奔命,造成安全隱患。
環島遊延至10天以上,就可以消除陸客心中的顧慮了嗎?這一建議讓人哭笑不得。同樣哭笑不得的還有,最近臺當局任命了一位曾經積極支援“臺獨”的人士擔任海基會董事長。因為這位準董事長了解兩岸問題,陸委會負責人說,這項人事安排是“向中國大陸釋出善意”。
凡此種種,讓人覺得臺灣新當局與大陸的距離,不僅包括對“九二共識”認同的分歧,還存在思維鴻溝。相比之下,幾年前掀起軒然大波的“茶葉蛋”故事,只是不夠了解造成的誤會,實在是小事一樁;臺當局最近一廂情願得幾近荒誕,才令人瞠目結舌。有媒體人評價,怎麼會把“臺獨”人士拍手稱快的海基會人事安排,當作向大陸釋放善意?其邏輯之混亂,指鹿為馬、以偏概全不一而足。
實際上,所有作出這些重要決策、講出這些離譜觀點的人,都屬於高學歷、高智商。臺灣新當局並非不具備嚴謹的邏輯思維,只是心不在此罷了。他們無意真正開放大陸居民投資臺灣基金、外幣債券,他們不想或不願面對大陸游客減少的真正原因,至於海基會董事長,他們只需要他了解兩岸關係,不在乎大陸對他的看法。一言以蔽之,他們從未期待這些政策或建議產生實際效果,不過是迫於輿論或民意的壓力,做出他們很努力的樣子罷了。
古人云,“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不管是旅遊還是借著旅游來投資,陸客的心其實並不難懂。除了必要的安全保障,他們選擇去臺灣,好吃好玩是其次,民族情結是關鍵。他們渴望被當作同胞對待,不是什麼敵人或肥羊。如果臺灣沒有這份友善,如同釜底抽薪,陸客赴臺遊只能越來越冷。(孫立極)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