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根基

2012年11月07日 09:2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海基會將於11月9日舉辦“九二共識”20週年學術研討會,探討“九二共識”議題。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九二共識”是擱置爭議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兩岸和平發展、互信協商的基石,希望透過海基會舉辦的“九二共識”20週年學術研討會,讓臺灣朝野各界能凝聚共識,讓“九二共識”能在未來持續為兩岸擱置爭議,務實協商,解決雙方交流所衍生的各項問題,開創兩岸和平發展的新時代。

  社評摘編如下:

  臺灣海基會將於11月9日舉辦“九二共識”20週年學術研討會,探討“九二共識”與兩岸互信的建構、“九二共識”與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以及“兩岸新時代,九二新意義”等3項議題,讓民眾能充分了解“九二共識”存在的事實,以及對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意義。 

  由這4年多來的兩岸關係進展可以得到證明,“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發展與雙方對等協商的基石。然而,截至目前為止,臺灣內部還有部分政治人物不承認“九二共識”存在的事實,對於兩岸關係發展增添不穩定的政治因素,希望海基會舉辦的“九二共識”20週年學術研討會,能凝聚島內各界對“九二共識”存在的共識,並對“九二共識”的存在的意義,能有正確的認識。 

  首先,就“九二共識”與兩岸互信的建構議題而言,眾所皆知,1992年海協、海基兩會針對“一個中國”的原則,同意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這個兩岸“共識”確實存在,因為有這個“共識”存在,才有兩會1993年在新加坡舉辦的“辜汪會談”,簽署4項協議。 

  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兩岸海協、海基兩會能迅速恢復協商,就是以“九二共識”為根基,所以“九二共識”是兩岸互信建構的基礎是無庸置疑的。 

  事實擺在眼前,民進黨在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執政”時期,由於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沒有互信基礎,不但導致兩岸關係陷於危險邊緣,同時雙方協商也未能恢復,導致許多攸關兩岸人民福祉之事無法透過協商來解決。 

  其次,就“九二共識”與兩岸關係未來發展而言,“九二共識”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將兩岸關係最敏感的政治爭議擱置,讓雙方能就進行協商,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相關問題,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從2008年至今,兩岸海基、海協兩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共舉行過8次會談,簽署18項協議與發表2項共識,現在兩岸海空運直航、大陸游客赴臺、郵政、食品安全、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金融、農產品檢疫檢驗、漁船船員勞務、標準計量檢驗認證、ECFA、智慧財產權保護、醫藥衛生合作、投資保障與海關合作等協議都已經簽署,並陸續付諸實施,節省往來兩岸的時間,方便兩岸人民與企業的交流合作,為兩岸互動奠立穩固的基礎,所以說“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根基。 

  在民進黨“執政”時期,臺海局勢非常不穩定,臺灣賴以生存的經濟發展受到衝擊,2001至2007年民進黨“執政”時期平均經濟成長率僅4.2%,居亞洲四小龍之末,足以證明唯有兩岸和平發展,臺灣經濟才能繁榮,兩岸若要和平發展,就必鬚根基於“九二共識”的基礎之上。 

  最後,就“兩岸新時代,九二新意義”而言,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已經開創60年來雙方關係的最佳時刻,希望未來兩岸持續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加強兩岸人民、經貿、文化、教育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使兩岸關係更加鞏固深化,為兩岸人民謀求更多的福祉。 

  “九二共識”是擱置兩岸主權與政治爭議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兩岸和平發展、互信協商的基石,希望透過海基會舉辦的“九二共識”20週年學術研討會,讓臺灣朝野各界能凝聚共識,儘早承認“九二共識”存在的歷史事實,以及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讓“九二共識”能在未來持續為兩岸擱置爭議,務實協商,解決雙方交流所衍生的各項問題,開創兩岸和平發展的新時代。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