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天然獨”和“天然統”會走向對撞嗎?

2016年02月17日 08: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7日發表評論說,蔡英文視“臺獨”為臺灣年輕世代的“天然成份”,所以她在當選後所稱,要以民主原則和普遍民意來處理兩岸關係,言中不可能不包含將仗著年輕世代的“天然成份”來和大陸抗衡。

  比起2000年後的民進黨上一次8年執政,確實蔡所謂的“天然獨”成份,的確使她比陳水扁當權時期擁有更多“臺獨”民意。2000年國民黨交出政權之前,認同“臺獨”的民意一直居於少數,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或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意,則居於大多數。

  但是經過陳水扁大力推動“去中國化”,甚至“去中華民國化”,迄今,認同“臺獨”的民意顯著增加,若加上主張兩岸“永遠維持現狀”者,那麼反對國家統一的民意已遠超過半數。

  同時,當把臺灣人、中國人兩個概念作為選擇時,大多數民意已選擇不願自認為中國人或自認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而在傾向“臺獨”及拒絕中國人認同的民意中,年輕世代更為明顯,所以才有蔡英文的天然成份說,這也使得蔡英文比陳水扁更有把“臺獨”注入兩岸政策的理由。

  與此相對的,卻是大陸無論老中青哪個世代,絕大多數都視追求國家統一為理所當然。固然大陸社會並無像臺灣這樣的公開性民意調查,但外界仍不必質疑其主流民意主張國家統一,從而形成統一是大陸各世代“天然成份”的客觀狀態。

  “天然獨”和“天然統”不僅是兩個無法相容的立場,而且也不會永遠相安無事。如果臺灣的執政者企圖以“臺獨”民意為靠山,包括否認“九二共識”,那麼首先是過去國民黨執政期間兩岸良性互動所獲致的臺海局勢和平穩定,必得而復失。

  更為嚴重和危險的是,這兩種立場之日益走向對撞,恐成天然形勢。其實,兩岸“天然對抗”並非不可避免的災難,端視兩雙方能否都繼續維護既有的政治互信基礎。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