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隻憤怒的小鳥,不顧一切地向綠豬撞去,哪怕粉身碎骨。就這樣一款遊戲,竟然有7.5億次的下載量。創意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在杭州舉辦的第八屆中國國際動漫節5月3日落下大幕。與往屆相比,這一中國動漫行業最具權威性、最具影響力的行業會展今年因“憤怒的小鳥”的東家——芬蘭羅維奧(ROVIO)公司的加盟而增加了大眾和媒體的關注度。當這款2009年底面世的休閒益智通關遊戲至今總下載量已超過7.5億次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這一“北歐神話”的核心部分——創意的魅力到底何在?
“憤怒的小鳥”故事框架十分簡單:小鳥以彈弓為彈射器,以身體為炮彈,想盡各種辦法轟炸偷走鳥蛋的綠肥豬。“這款遊戲,雖然情節很簡單,但人物特性很明顯,故事也相當有趣。”在此次動漫節上的一次分論上,羅維奧公司首席行銷官魏皮特(皮特·維斯特巴卡)如是評價它的核心魅力。實際上,這一情節具有植根於人性的吸引力。從某種意思上說,“憤怒的小鳥”走的是那種打打殺殺的傳統套路,但是,它以新的方式讓玩家過癮。
它暗藏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母題:復仇,而且獨創性地讓“弱者”小鳥完成這一使命。這無疑讓那些作為普通大眾的玩家覺得親近,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把小鳥與“我”融為一體。對於沉浸其中的“我”來說,將所有綠肥豬消滅的通關過程具有社會學上的深意——帶來成為英雄和把控世界的成就感。也有評論指出,“這款遊戲迎合了當代人在各種生存壓力下迫切需要發泄憤怒的心理需求”,這也算是另一種具有價值的延伸解讀。
更為重要的是,“憤怒的小鳥”以簡單的快樂讓每個人回到童年。這款遊戲中的兩個主要角色系列——小鳥和綠肥豬的造型本質上都是可愛,而且其中的關鍵道具——彈弓具有強烈的暗示:童年或自由生活。一句話,像通吃各年齡層受眾的“哈利·波特”一樣,“憤怒的小鳥”也憑藉“去成人世界”的情境設計而激活了童心:對兒童玩家來說,是釋放;對成人來說,是喚醒。因為說到底,它是一款為了休閒而不是教育而生的遊戲。
資料顯示,“憤怒的小鳥”早期設計模式並非如此,而是一點一點地自然生長出來的。2009年3月,羅維奧公司的設計師展示的只是胖乎乎、頭大腿短的怒笨鳥,遊戲規則是利用特定顏色小鳥碰撞具有相同顏色積木以完成通關。為了加入碰撞動機,羅維奧公司借勢當年豬流感流行話題,加入綠肥豬角色;為了增加打擊趣味,彈弓也被設置進來——正是這兩大點睛設計讓“憤怒的小鳥”最終趕超了同類主題遊戲創意。據悉,“憤怒的小鳥”是羅維奧公司製作的第52款遊戲,也是起死回生的一招兒,想必也是使出全身解數。
有意思的是,幾乎與“憤怒的小鳥”在動漫展大放異彩的同時,有關今年一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三星以9380萬部手機總出貨量將芬蘭的另一家標誌企業——諾基亞擠下手機產業盟主地位。戲劇性地位轉換再一次告訴我們:時代不同了,唯一的應對方案就是跟著變化。而“憤怒的小鳥”提供了一個成功範例——在新興技術潮涌的時代,創意產業只有基於人性體驗的“深發力”才能立於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