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戲劇,多元格局初現

時間:2012-12-27 13:25   來源:新京報

  2012年轉瞬即逝,末日論終於破產。然而這一年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梳理。今日起,新京報將就2012年度的文化、藝術、娛樂等各方面進行盤點。

  2012年于中國戲劇而言,算是一個特別的年份。30前年,《絕對信號》在北京首都劇場掀開了中國當代劇場的變革序幕。但這個特殊的時點,在今年並沒有得到特殊的重視。雖然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轟轟烈烈地慶祝了它60歲的大壽,但這部具有斷代史意義的小戲,卻連重排的機會都沒得到。

  國外引進劇目多元好看

  匆匆而過的當代戲劇30年,大家沒有更多的時間停下來回顧與思考。大概因為市面上有太多的新戲,等著大家去看。在傳統的市場旺季5-6月和10-12月期間,一個愛看戲的北京觀眾,每個月至少有10次機會令他(或她)願意走進劇場。

  從年初的契訶夫國際藝術節《暴風雨》、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英文版、三度來華的以色列作品《安魂曲》,到以戲劇電影形式與觀眾見面的英國國家劇院去年斬獲多項奧利弗戲劇大獎的《弗蘭肯斯坦的靈與肉》,再到年底撲面而來的《屋中怪獸》《消失的地平線》《桌子》《敵人,一個愛情故事》等,加上西班牙庫倫卡劇團的經典默劇《安德魯與多莉尼》和當代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首次來華演出的作品《情人的衣服》,2012年的北京觀眾著實戲福不淺。劇目之新、品質之佳、形態之多元,讓人欣喜。

  本土創作明星戲最火

  相較于引進的劇目和作品而言,本土創作則波瀾不驚。明星戲、喜鬧劇佔去三分之二的天下,嚴肅的創作和青年作品,只能勉強撐起另外三分之一的市場。

  一方面,明星戲仍在繼續搶錢,不斷刷新著各地演出的票價,480元已經算是“低票價”,高者直奔1280、1580,甚至2000多。有些從未站上過舞臺的跨界明星,經“妙手”捆綁,就成了一場“拼盤演唱會”式的戲劇作品登臺亮相。各路粉絲紛紛以購票向偶像獻忠心,其誠意度不亞於獻血。連北京人藝這樣的老牌劇院,也開始興起跟風之意,與時俱進地將《甲子園》和《喜劇的憂傷》等推入了“明星戲”的行列。

  除了在北京、上海,“明星戲”也繼續在二線、三線城市開山辟路,大口吸金,令戲劇票房的盤口接近甚至遠遠超過一些賣座不佳的電影小片。但高票價背後的大面積贈票、依賴贊助和公款消費、媒體過度包裝吹捧等,也導致其對這個市場更長期的傷害。

  另一方面,國內一些年輕的戲劇人仍在成長過程中。雖然屢有新作推出,但面對市場的狂潮,不少年輕創作者也心思浮動,開始聚焦于拉投資、炒口碑、玩概念。踏踏實實做作品的,反而並不多見。今年所見的幾個有一定知名度創作者的作品,如《螞蟻沒問題》《水生》和《驢得水》等,雖各有亮點,但仍欠打磨。可有些戲的各路宣傳辭上,卻已開始打造“神劇”的光環。這種心態和操作手法,對於賣票可能會有幫助,但對創作者本身而言,未必是好事。

  相反,在鮮有戲劇上演的南京,我卻意外地看到一部百分百原創的學生戲,叫《蔣公的面子》。作品自由流暢、犀利精準。或得益於免被戲劇圈各種風氣所染,戲文質樸有力,表演簡單清新。南京大學的另外一部原創劇作《我是月亮》,則以當代故事和多媒體取勝,今年在愛丁堡邊緣藝術節期間演出收穫不少關注。遠離戲劇“熱土”的地方,卻有人在冷板凳上做出好作品。因因果果,令人深思。

  微博評論激活觀念

  2012年另一個與戲劇相關的最大變革,是微博時代“自媒體”的集體發力。當大部分重要的戲劇製作體和劇場、戲劇人、評論人都開始擁有並積極使用微博這個發言平臺之後,傳統媒體在戲劇宣傳方面的壟斷地位之堅冰,已被轟然打破。公信力較高的大V們關於某劇的評論或轉發,所帶來的傳播效應絕不亞於傳統媒體的一篇通稿。而往常由製作方操控的“輿論”讚歌合唱,也常常毀於微博平臺上眾多負面口碑的反向瓦解。關於作品的觀感、藝術觀點的討論、現象的臧否,使得戲劇領域思想的交鋒重新活躍起來。這些“交鋒”一方面有利於普通觀眾線上上線下的討論中進一步對相關文學藝術作品深入解讀與消化,另一方面也讓戲劇人突破自身所在的小圈子,有機會去了解和聆聽不同的聲音和觀點。

  回望2012,回望中國當代戲劇30年,或許我們並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佳績,但一路篳路藍縷,行之不易。從西方引進,到結合傳統進行突破;從糾結于各種概念和主義之爭,到今年“林兆華戲劇邀請展”所提出的“戲劇的本質是遊戲”。多元,爭鳴,開放,創造,戲劇人在各自的奔突掙扎之路上,小有建樹。在這個集體告別傳說中“世界末日”、迎來一個新“紀元”的時刻,願中國戲劇人終能掙脫名枷利鎖,奔向自由的藝術世界,盡其力,銘其心,做好戲。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