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應給予“老漂族”“心安即故鄉”的歸宿感

2018年05月21日 15:31:00來源:台灣網

  本該在故土安度晚年的老人們,為了幫助子女照顧晚輩、操持家務而漂泊異鄉,媒體將他們稱為“老漂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那麼,他們在異鄉過得好嗎?他們對中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有什麼新要求?(5月14日《人民日報》)

  所謂漂,意指戶口和戶籍在彼地,而生活與工作在此地,相對於流入地而言可稱之為“外來人員”。漂是一種生存狀態,也可視為一種生活的處境。其間的酸甜苦辣,或許只有個中人才能真正體味。在戶籍附帶了一切的情況下,漂所面臨的壁壘與樊籬,除了政策性因策,還有心理性障礙。遠離熟悉之地而進入陌生地帶,對於任何人來說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於是便有了逃離與逃回。年輕人尚且有如此多的不適,對於有著強烈“葉落歸根”傾向的老人們,適應新的環境更加困難。當他們從熟悉的社區,進入陌生的環境,落寂與孤單,就會成為巨大的身心煎熬。“老漂族”是一個沉重的詞語,其下龐大的群體的生存狀態,值得各方重視,並給予他們“心安即故鄉”的歸宿感。

  儘管時下,隨遷老人在整體中佔比還相對較少,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老漂族”的數量將越來越多,城市中新涌入的大量人員中,除了各地拼命爭取的人才和人力資源外,還有他們的父母與子女。如果不能給予“老漂族”更多的關心與關愛,讓他們獲得如在故鄉一樣的愉悅與愜意,這個城市就會失去魅力與吸引力。當然,面對日益嚴重的老齡化,若不能整個群體的權利訴求與利益需求,則社會治理就會陷入低效化狀態,也無以提升整個社會的幸福感。

  從“連根拔起”到“融入難”,其實橫亙在老人們面前的,不是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也不是難與子女交流的代際關係,而是政策滯後與關愛不足下的人情缺失。一方面,醫保政策的畫地為牢,讓老人們很難真正享受到改革的紅利,也無法獲得共用模式下的方便服務。更多的情況下,他們被視為“沉默的大多數”,他們的權利與利益,也因為“家庭關係”的因素而被人為忽略。

  在“老有的養”還未全面解決的情況下,“老有所樂”的品質要求更難以實現。解決“老漂族”的社交行為阻礙和融入困難,防止老年群體患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風險增加,需要釋放更多的政策善意與服務熱情,解決他們生活難、保障難的後顧之憂,以文化感染、制度銜接和社區服務,讓漂來的老人們熟悉和適應新的環境,從中找到新的生活樂趣,方能使之“心往向之”。

  隨遷老人與子女生活一起,是解決“空巢之痛”最好的方式,可以讓老人們更好的享受到“天倫之樂”的晚年幸福。不過,強大的生活壓力與不適的環境,反倒成為他們難以擺脫的煩惱,若沒有必要的政策介入與公共關愛,單獨依靠個體或者家庭的努力,很難真正解決“融入難”的問題。更何況,代際關係與自我學習,雖然可以靠個人或者家庭的努力來解決,但隨遷老人與遷入地城市社會福利、醫保報銷等方面的制度銜接缺位,以及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硬體的缺失,則需要政府發揮兜底的作用。

  就時下情況看,要求地方政府全面而系統的解決軟硬體短板,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並不現實。不過,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先易後難”的原則,還是可以優先解決最迫切的訴求與願望,比如加快醫保政策的全國性統籌,完善社區養老體系和文化建設,完善志願服務和日常照料功能,強化對外來隨遷老人的關心,在調查研究的情況下,制定中長遠的計劃,避免特殊群體的邊緣化。不歧視,不排擠,公平對待,營造一種溫情而溫暖的環境,則是政策應有的基本考量。(台灣網網友:堂吉偉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