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靜:經濟振興需要島民勉勵互信 共同應對
臺當局“行政院”通過了當前“物價穩定方案”,決定自6.1起大幅度調漲汽油價格,一次漲足,7月份電價分兩次調漲。至於這次油電調漲多少,“行政院”暫時秘而不宣,準備在6月1日宣佈,以免引起社會上的恐慌與混亂。
6.1馬上來臨,這個秘密也維持不久。自去年12月臺灣凍漲油價以來,國際原油漲幅超過30%,依照臺當局“行政院”公佈的油價調整原則,估計這次的漲幅至少一公升會漲到六至七元新台幣之間,電價也會漲每度六角之譜。臺灣的民眾當然也都了解到,全世界的油價都在飛漲,民進黨當局為了要留給人民下一個最後的良好印象,(當然並不成功)死壓住油價,貽禍給繼任當局,用意陰毒而明顯,劉“內閣”只有概括承受。“經濟部長”尹啟銘表示,前任當局若早就依市場機制調整油價,6月份的汽油漲幅每公升只需多一塊錢。當然,現在說這種話也於事無補。
油電大幅漲價將如何影響到全面性的物價飛漲,誰也不願預測,但是許多民生物品都早在上揚,豬肉一下子漲到每百公斤七千多元新台幣,前景很不樂觀。新任“經建會”主委陳添枝不諱言,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很可能會超過4%以上,創1995年以來的新高點。同時根據“主計處”最新公佈的統計資料,由於今年第一季的物價上漲,平均實質月薪呈1.87%的負成長,即每人每月的薪金實際上減少了2623元新台幣。6月之後絕大多數受薪階級絕不會有顯著的加薪,大家將如何應付今後的生活,每個人都憂心不已。
即使是民怨不斷,臺灣的老百姓大多數還願意給新當局一段時間,儘快把島內經濟搞活。馬蕭在競選期間提出的口號:“經濟馬上好!”是不是會在短期內兌現或跳票,就看大家對“馬上”的認知是不是相同或相近,一般來說“馬上”大概是在六個月上下。臺當局“行政院”通過6、7月份油電漲價方案,同時也撥出一筆125億元的經費作為“經濟弱勢”補貼,酌量補助大眾運輸業,補助期限到今年12月底。“行政院”一鼓作氣把油電價調足,是一種長痛不知短痛的作法,這個短痛的期限,他們大概就設訂在半年之內,希望六個月後臺灣的經濟開始有明顯的起色。
關鍵在於這個即將來臨的“短痛”,大家能否咬緊牙關在預定時期內渡過,其疼痛的程度中低收入家庭和弱勢族群撐得下去嗎?短痛之後還會痛嗎?都是未知數。民眾應付物價飛漲的反應是節衣縮食、精打細算、消費意願低落、更加捨不得花錢,由是會產生全面性內需不振的現象。臺灣“經建會”陳主委已聲明,今年臺灣的經濟成長率,恐怕很難達到馬蕭競選時保證的6%,能保住4%也有些困難,但是今後四年內經濟成長率平均保住6%,是新當局的目標,所以說諾言不至於跳票。誠然,六個月的時間很快,一百八十多天之內能保住經濟不繼續惡化,一切開始好轉就算成績卓著了。
“行政院”擬定添加1144億元新預算,依人口比例分給各縣市,為的是“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這筆經費的用意是因應油價大漲之後物價普遍暴升,市場上會變的更蕭條,新當局先挪出一筆錢來,促進地方建設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機會,從另一些管道來刺激活絡經濟。
反對的聲音此起彼落,有人指125億的大眾運輸補貼太少,期限也太短。1114億的擴大內需地方建設預算分配不均,不公平,杯水車薪根本不夠用的,為何不將這個一千多億全部拿來貼補油價?調加油電價獨利“中油”、臺電兩大公營機構,他們多年來一向以經營效率甚低著稱,新當局還是一味支援他們。
做任何事都會惹來批評,振興臺灣經濟如同治療頑疾,沒有特效藥,只能一步一步的恢復。劉兆玄承認提出的措施都是救急的權宜方案,希望百日之內見到些績效。民進黨政權八年來沒有經濟政策,臨別又死壓住油價不處理,如今的臺灣經濟已病入膏肓。“行政院”的兩項辦法,有如先給重病患者喝一碗湯,看看是否能緩過氣來。
臺灣經濟被扁當局玩忽職守八年,已經殘破不堪。新當局此時跨出第一步,提出緊急措施,人民應該一同堅持和努力,並給予信心和勉勵。如百日之後不見成效,再來抱怨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