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世界新聞報》深陷停刊之殤

時間:2011-07-13 16:16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網路評論特刊深度·幕後

本期策劃製作:高斯斯                                                    查看往期<<

導  讀

  英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世界新聞報》因竊聽醜聞而不得不停刊。這份有著168年曆史的名流八卦小報終於因濫用非法手段追求獨家,漠視法律,走向了自我終結。10日,這家報紙在狂售500萬份之後謝幕。雖然這份以刊登名人消息而聞名的週報就此宣告結束,但伴隨著其一系列竊聽醜聞而產生的諸多疑問還需要時間來逐一解開。

事件回放

  《世界新聞報》竊聽公眾電話並非初犯。此次引發其關門的竊聽事件是該報雇用私家偵探竊聽失蹤女孩米莉·道勒的手機留言,並因此干擾警方調查。隨後發現,《世界新聞報》的竊聽業務相當大手筆,不光涉及英國王室、名流,就連2005年倫敦地鐵爆炸案遇難者家屬和伊戰陣亡士兵家屬,也成為這家報紙竊聽的對象。據倫敦警察局透露,被其竊聽的無辜民眾可能多達4000人。消息傳出,朝野共憤,一向看重個人隱私權的英國社會頓時炸開了鍋。重壓之下,《世界新聞報》母公司老闆默多克讓其子出面宣佈該報停刊,並稱10日當天的報紙不登任何商業廣告,所有收入都將無償捐贈給慈善機構和公益事業云云。但竊聽醜行及停刊讓200多名無辜員工生活無著落所引起的義憤,並非這幾句冠冕堂皇的話所能安撫。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將加強對媒體的監管,但堅持要在警方調查後再組成獨立於政府與媒體的機構,調查竊聽醜聞。

輿論分析

政界與默多克關係遭質疑

  表面看,這起醜聞中損失最大的是默多克和他的新聞集團。醜聞將直接影響新聞集團下屬報刊的聲譽與發行量。投資者被醜聞震驚,新聞集團股票價格隨之下跌。英國《金融時報》分析認為,這位經常和新聞監管鬥智鬥勇的傲慢傳媒大亨終於遭了“報應”。然而實際上,受重創的是英國新聞界本身。有分析稱:“《世界新聞報》雖然離去了,但該報的‘黑色藝術’遺產,將最終導致對英國新聞界職業標準的大調整及新聞監管的加強。”《經濟學人》雜誌刊文指出,表面上是一起新的違法竊聽案,實質卻是新聞腐敗。該雜誌質問,一家報紙編輯部怎麼會失控到如此地步?幾年來無所作為的警方及政府在其間又起了何種作用?這些質疑對一向標榜“新聞自由”的西方媒體是耐人尋味的。 【詳細】

默多克果斷忍痛割尾求生

  英國媒體評論說,默多克的新聞集團計劃收購英國衛星廣播運營商天空廣播公司,目前正處於交易審查的關鍵時期。儘管這筆交易已經基本獲得批准,但竊聽醜聞顯然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默多克迅速做出決定,將《世界新聞報》關閉,割尾求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 【詳細】 

停刊意在舍車保帥

  英國媒體評論說,如果持續擴散的負面效應無法妥善處理,不但默多克的兒子詹姆斯可能面臨刑事起訴,他的傳媒帝國也岌岌可危。默多克此次倫敦之行,除了平息《世界新聞報》關閉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和挽回兒子詹姆斯的聲譽,更重要的是為了自己新聞帝國的擴張。默多克迅速做出決定,將引發禍端的《世界新聞報》關閉,舍車保帥,為按計劃收購英國衛星廣播運營商天空廣播公司在英國朝野消除障礙,實現他的擴張抱負。 【詳細】

“竊聽門”使《世界新聞報》走向“世界末日”

  促使這家歷史悠久的週末小報走向它的“世界末日”的誘因就是該報記者被控捲入一系列重大電話竊聽醜聞以及向警察提供賄賂以換取資訊。真正導致《世界新聞報》敗走麥城的根由是2007年1月發生的一件事。當時,該報王室事務編輯古德曼與一名私人偵探因竊聽威廉王子助手的電話而被判入獄。自那以後,《世界新聞報》受到一系列的電話竊聽指控,最初大都是被控竊聽名流政要的電話,但最近又爆出該報記者竊聽謀殺案受害者家屬、恐怖襲擊受害者家屬,甚至陣亡英軍家屬的電話,因此引發眾怒。 【詳細】

延伸閱讀:竊聽風波後的臺媒省思

  新聞自由與個人隱私有著“翹翹板效應”,兩者恰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針對《世界新聞報》“竊聽電話門”,卡梅倫已下令成立公共調查小組進行調查,並決定在公部門與媒體業之上建立規範機制,在個人隱私與公眾利益間尋求平衡。英國政府的作為,對全球媒體業將產生一定的影響,臺灣亦不例外。 【詳細】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