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學者:李登輝“賣臺”賺“小費” 蔡英文繼承衣缽?

2015年08月05日 09:50 來源:環球網綜合 字號:       轉發 列印

  李登輝的“媚日”言行已經達到令人髮指的程度,其關於釣魚島歸屬和日本殖民臺灣的看法更是罔顧事實、一派胡言。釣魚島作為臺灣的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甲午中日戰爭後,釣魚島被日本強佔,但1945年日本戰敗後,釣魚島和臺灣依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文件一併歸還中國,李登輝在1996年也明確表示“釣魚島是臺灣的”。至於李登輝所說臺灣感謝日本殖民臺灣,更是讓臺灣同胞的尊嚴掃地。日本在殖民初期一度血洗臺灣,屠殺了成千上萬的臺灣同胞。後來日本為發動侵略戰爭,把臺灣作為其資源汲取地,對臺灣進行了一些基礎建設和制度建設,但其目的並非愛臺灣,而是要更深層次地殖民、剝削臺灣。李登輝如此歌訟殖民者和加害者,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早就被“萬箭穿心”了。這種言論不僅否定了中國人民、臺灣同胞甚至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的正義性,更打破了人類良知和道德的底線,深為兩岸同胞所不恥。

  李登輝拋出如此奴顏婢膝的言論,除了向日本掙點“小費”、為臺聯黨固守深綠選票外,更是要重拾“聯日制華”的舊戰略。李登輝深知以臺灣自身力量搞“臺獨”絕無可能,因此一直尋求借助鄰近的日本對抗大陸,大肆宣稱臺日是“命運共同體”。然而,臺日關係因釣魚島爭議而風波不斷,馬英九上任後更加大了保釣力度,兩岸民間也形成了聯手保釣之勢。目前,民進黨重奪政權的希望大增,李登輝認為臺日合作的機會窗口即將開啟,於是不顧年邁的妻子生病住院而忙不迭地赴日“表忠心”。在日本國內,安倍晉三正加緊推動通過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李登輝此時賣力相挺以討取安倍歡心,更妄想如果兩岸發生衝突,日本可出兵協助臺灣。但李登輝也深知釣魚島問題是一個不定時炸彈,要全面深化臺日關係必須解開這一“死結”,於是便“冒天下之大不韙”,為了取悅日本而出賣釣魚島“主權”。然而,李登輝此舉也是“打錯了算盤”,日本決不會為“臺獨”當炮灰,更何況目前日本國內民眾極為擔心捲入戰爭,日本右翼自己都要拉美國為其撐腰,豈會為“臺獨”勢力“兩肋插刀”?事實恰恰是,當臺灣有求於日本之時,日本欺辱臺灣更甚,李登輝也曾不滿地表示,“過去日本對待臺灣太過分了”。但李登輝似乎過於健忘,又卑躬屈膝地跑到日本“獻禮”,簡直是自取其辱。

  那麼,李登輝等“臺獨”分子為何敢如此明目張膽地提出“賣臺”主張呢?其實,這是“臺獨”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從根本上來說,“臺獨”分子是要否定“中華民國”而建立“臺灣共和國”,其所主張的“領土”範圍主要是臺灣本島以及澎湖列島。釣魚島是國民黨從大中國角度出發而主張的“領土”範圍,“臺獨”分子極力切割與中國大陸的關係,當然不願維護釣魚島“主權”,反而視其為一大“累贅”。“臺獨”分子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更說明瞭這一問題,“九段線”是當時在大陸的國民黨政府所劃,體現了與大陸的歷史和主權連接,所以“臺獨”勢力一直對南海爭議含糊其辭,“極獨”分子乾脆叫喊放棄南海主權。這意味著將犧牲臺灣同胞在南海的捕漁權和自然資源開採權,未來菲律賓對付臺灣漁民可以不用機槍掃射,直接就大炮轟了。因此,“臺獨”分子雖然喊“愛臺”喊得最兇,實質上走的卻是“賣臺”之路,這是由其本性決定的。

  目前,島內外對李登輝的言論都進行了嚴厲批評,要求將其送回“日本老家”的聲音不絕於耳,新黨主席郁慕明還以外患罪對其進行提告,但唯獨民進黨對此低調以對。相較於民進黨在教科書問題上大肆批判國民黨宣揚“大中國史觀”,並鼓勵中學生衝擊臺“教育部”,民進黨是否也應痛斥李登輝的“日本殖民史觀”喪失“臺灣主體性”,並帶領民眾包圍鴻禧山莊呢?但民進黨無動於衷,讓民眾有理由質疑其贊同李登輝的“賣臺”立場。在強大的民意壓力下,蔡英文被迫做出回應稱,“釣魚島是臺灣的領土”。然而,蔡英文作為一個有志奪取臺灣領導人“大位”的人,並未對李登輝出賣臺灣“主權”的言論進行批判和譴責,這不禁讓人懷疑蔡英文上臺後會否縱容或默認類似的“賣臺”行為呢?蔡的這種態度也讓人懷疑其“遵守憲政體制”說辭的可靠性,如果連“固有疆域”遭到“出賣”都置若罔聞,又如何維護“憲政體制”?

  總的來看,現年92歲的李登輝已卸任多年且行將入土,已經翻不起大浪,而且由於劣跡斑斑已經被歷史否定;李此番胡言亂語也是不甘寂寞,重新喚起民眾的注意,但只是把自己更牢固地釘在恥辱柱上。然而,仍不能排除臺灣未來的掌權者走李登輝“臺獨”、“賣臺”的老路,特別是蔡英文一路受李登輝栽培提拔,會不會繼承“老長官”的衣缽,成為他的另一個“約書亞”呢?對此我們應保持高度警惕。(作者是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