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北方近50年增溫明顯 東部頻繁出現南澇北旱

2011年09月14日 15:41:33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隨著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增多,人們對氣候變化的趨勢和影響也越來越關心。日前,中國科協舉辦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中,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徐影向公眾介紹了有關氣候變化的分析和預測

  我國北方增溫在過去50年更為明顯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4℃,最近50年的升溫速率幾乎是過去100年的兩倍。20世紀後半葉可能是過去1300年中最暖的50年。

  “近百年我國年平均氣溫升高了1.1℃,比全球平均升溫要高。”徐影稱,全球地表平均溫度變化中包含了海洋,而海水的熱容量要比陸地大得多,造成海洋表層的增溫率僅為陸地表層的1/2,且海洋面積約佔地球表面總面積的71%,所以統計得到中國(僅陸地地區)近百年氣溫的變化比全球更為明顯。

  徐影表示,“分析1961年至2009年我國年均氣溫變化幅度可發現,近50年中國大部分地區呈增溫趨勢,以北方增溫最為明顯。”

  最近幾年,“熱烘烘”的事實越來越多。2007年為我國1951年以來最暖的一年。2010年是我國1951年以來的第10個最暖年。2009年,我國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為1951年以來第4個最暖年,也是連續第13年高於常年值。

  近50年我國西部降水增加,東部頻繁出現南澇北旱

  我國降水分佈格局發生明顯變化。徐影稱,從1959年至2009年我國年降水量變化幅度看,西部地區降水約增加15%至50%;東部地區頻繁出現南澇北旱;華南地區降水約增加5%至10%;華北和東北大部分地區約減少10%至30%。

  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北方乾旱面積擴大迅速,尤其在黃河和海河流域,淡水資源緊缺。從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主要雨帶由華北地區逐漸南移到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使北方出現了長達30多年的長期乾旱,而南方暴雨與洪水頻繁發生。

  不僅如此,我國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和強度變化明顯,區域性乾旱加劇。徐影舉例說,夏季高溫熱浪增多,特別是1998年以後,35℃以上的高溫日數連續顯著高於常年平均,2010年最多。特別是華北地區最近20多年中有8年發生乾旱,乾旱發生之頻繁、乾旱範圍之廣、損失之大,是1886年以來最嚴重的。

  我國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紀略有增加

  21世紀全球氣候仍將持續變化,影響加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組織編寫的《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09)》指出,預計到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相對於20世紀後20年大約升高0.4℃,到21世紀末可能升高1.1℃∼6.4℃,其中以陸地和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增暖最為顯著。

  根據該報告,到2020年我國平均氣溫可能比20世紀後20年升高0.5℃∼0.7℃,到2050年可能升高1.2℃∼2.0℃,到21世紀末可能升高2.2℃∼4.2℃;北方增暖大於南方,冬春季增暖大於夏秋季。徐影稱,如果21世紀末全國平均氣溫升高3℃左右,這意味著21世紀的增暖將可能超過近千年內任何時期。

  “未來北方的降水總量增加幅度大於南方,南方大雨日數增加。”預測表明,到2020年,我國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紀略有增加,到2050年全國降水增加2%∼5%,到21世紀末可能增加6%∼14%。徐影同時表示,這些預測都是根據模式計算出來的結果,但由於氣候系統模式中間還有很多物理過程不是特別清楚,所以這種預測結果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只是可以看到一種趨勢。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