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長宜子孫”主題的佩玉一般為皇帝賜給皇子皇孫使用,寓意後世子孫都能過上美好安逸的生活。
清乾隆青玉雕倣古獸面紋提梁卣,為青玉雕成。
羅伯森在給母親的紙條上寫著:“這塊玉和其他東西都是1860年10月從中國夏宮帶出來的。”
繼2009年圓明園兩獸首在巴黎拍賣引發公眾關注後,日前有人爆料稱,又有兩件圓明園文物將在英國被拍賣。
對此,昨日國家文物局表示將高度關注此事。但要禁止拍賣行在國外拍賣中國文物,尚存困境。
兩文物由英軍官從“夏宮帶出”
前日,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在部落格上稱,11月8日,英國邦瀚斯拍賣行(Bonhams)即將拍賣兩件珍貴的圓明園流失文物,分別是“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和“清乾隆青玉雕倣古獸面紋提梁卣”。
在該拍賣行的網站上顯示,11月8日一場主題是中國藝術品的拍賣會上,將拍賣這兩件文物。拍賣行還附上了“出身證明”,明確記載了文物由英軍第六十七兵團的上尉軍官阿瑟·朱爾斯·羅伯森1860年“從中國夏宮帶出”。
拍賣行還出示了羅伯森在中國的經歷。羅伯森參與了攻佔北京的所有戰役,包括新河戰役等重要戰役。他在給母親的紙條上寫著:“這塊玉和其他東西都是1860年10月從中國夏宮帶出來的。”
兩件藏品的全篇英文拍賣資訊中,摻雜著“蘇格蘭家族藏品”和“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辛未(1811年)孟秋御筆】楷書款”及“清乾隆青玉雕倣古獸面紋提梁卣”這些漢字,顯得很突兀。
其中長宜子孫牌的估價為6萬-10萬英鎊(61萬-100萬人民幣),提梁卣的估價為4萬-8萬英鎊(41萬-82萬人民幣)。
專家稱被拍文物屬圓明園
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稱,“夏宮”即是當時西方國家對圓明園的稱呼。這兩件文物“歷史有序、傳承清晰”,且自己親自看過這兩件文物,確實是來自於圓明園。
早在2009年,圓明園兩件獸首在國外被拍賣時,就引起公眾高度關注。圓明園管理處專門發聲明稱,圓明園歷來不贊同中華民族的情感和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被國際上某些拍賣者所利用,因為這將使圓明園流散文物成為拍賣者“漫天要價”的代名詞。
有關人士表示,一件文物一旦被證明是來自於圓明園,往往會被拍賣者抬高價格,成為一些人賺錢的依據。
■ 說法
“流失文物追索存在困境”
曾于2009年作為中國律師團代表赴巴黎追索圓明園銅獸首的著名律師、“全球華人律師聯盟”負責人劉洋稱,對於此次拍賣,他已經注意到相關資訊,非常憤慨,他也一貫反對拍賣。國家文物局已經明令禁止拍賣非法掠奪的中國流失文物,拍賣行置中國有關部門的規定於不顧非常不合適。劉洋表示,跨洋起訴非常困難,需要多個部門支援,目前尚未決定是否到英國起訴拍賣行。
劉洋認為,圓明園文物流失是民族恥辱的記憶,但國際市場追逐利益的熱情和勇氣很高,而我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很難有能力和精力對流失文物進行追索,且追索主體也尚待明確。當前在文物的追索時效等方面,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與國際法也不盡相同。為此,這方面的工作還很艱難。
■ 背景
羅伯森曾參與攻佔北京戰役
據考證,阿瑟·朱爾斯·羅伯森1834年出生於漢普郡,他于1854年10月20日加入第六十七兵團。1858年9月21日,第六十七兵團的34名軍官,805名士兵從香港出發,並於10月23日抵達廣州。他參與了攻佔北京的所有戰役,其中包括新河戰役、佔領塘沽、佔領大沽口炮臺等重要戰役。
六十七兵團後於1854年10月24日至11月7日撤出北京,但六十七兵團並沒有回國或去往其他駐地,而是留在了中國。1863年7月24日阿瑟·朱爾斯·羅伯森因為霍亂死於第六十七兵團在上海的駐地孔子軍營。這兩件文物後來就歸其家族收藏至今。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