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起正式實施的一大批新法新政,集中回應了當下中國由來已久的民生期盼。新的法律治理環境之下,中國正在發生一系列變化。
1日起實施的交通法規被稱作“史上最嚴交規”。根據這一新規,校車超載20%以上一次即扣12分,而不避讓校車,一次則扣6分。中國公民駕照滿分為12分,記滿12分的駕照將被扣留,駕駛人必須“重修”交規並通過考試,才能發還駕照。
從“最嚴交規”開始,一系列新法規將法治的重點集中在安全領域。1日起實施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讓汽車生產商印象深刻,隱瞞缺陷狀況、拒不召回缺陷汽車等行為,今後將被處缺陷汽車產品貨值金額1%以上10%以下的罰款--這一罰款甚至可以讓不負責任的生產商傾家蕩產,而2004年出臺的規定僅僅是處罰3萬元。
“食品的營養標簽應標在向消費者提供的最小銷售單元的包裝上”,“反式脂肪酸含量作為強制標識內容出現在標簽中”--這些問題在以往也沒有法律約束。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長卓勇良說,在一系列新政中,除了事關公眾生命安全以外,最受關注的其實是與反腐敗相關的條款。中國的多項民意調查顯示,反腐敗是當前公眾認為中國最急需解決的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1日生效的司法解釋第一條即規定: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一萬元以上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關於加強網路資訊保護的決定》則對於落實網路身份管理提出了指導性意見,這項決定涉及敏感的“網路實名制”,讓公眾疑惑是否會影響轟轟烈烈的網路反腐。對此,立法機構即刻回應,加強網路身份管理不影響公眾利用網路進行反腐。
相關法律學者認為,縱觀2013年生效這一大批新法新政,相當大一部分是針對行政機關、壟斷企業,這等於是給他們套上了“籠頭”,或是切走了他們手中的蛋糕。
例如鐵道部的火車票取消強制保險,把施行了61年的強制消費行為予以廢止,儘管這一項僅佔票價的2%左右--這被網民諷喻“2012年度最慷慨的降價”,但也有觀察人士認為,取消強制參保的“霸王條款”,信號意義大於實際收效。
財政部則發佈通知,包括進網許可標誌工本費、城市房屋安全鑒定費在內的30項行政事業收費1日起取消和免征。
修改後的新刑訴法司法解釋規定,最高法院在死刑復核期間應給辯護律師以表達機會;《拘留所條例實施辦法》則規定要尊重被拘留人的人格。
“不少法案被老百姓熱議,一方面是因為其體現了司法的民生化,從生活中樹立法治理念,另一方面,這些法案是在試圖解決老百姓早已深惡痛絕的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繼峰說。
例如首部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部門規章《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第一次對論文造假的多方均制定了懲罰規則,提供了法律依據。
而投入9個億的環境監測網也于1日運作,這意味著中國實現了PM2.5全國實時聯網發佈。
“不過,改革免不了切蛋糕,這也正是這些年來,很多關鍵領域的立法和新政出臺障礙重重的原因。”卓勇良說,“很多問題離真正解決還相去甚遠。”
“每年一月一日都是新法規集中出臺的日子,但是今年跟往年有不同,今年的很多新規定讓人感覺立法部門在回應公眾關切。”卓勇良說,“不少規定觸及了要害,觸及了既得利益群體”。(實習生藺飛對此文亦有貢獻)(記者 章苒 張遙)
[ 責任編輯:楊雲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