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看點。 製圖:宋 嵩
中國經濟“升級版”的“聚焦點”——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 新華社記者 陳 琛編制
一家電視臺在現場報道掛牌儀式。 本報記者 屠知力攝
9月29日,上海楊高路,曾經的外高橋保稅區2號門,已換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字樣。中國自貿區試驗正式起步。
“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核心任務是制度創新,改革難度大、考驗多,許多內容涉及改革深水區。上海要主動放棄已經習慣的做法,要主動探索尚不熟悉、尚不習慣甚至有風險的舉措。只要能夠推進改革開放,這樣的改革試驗就有價值,值得探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為自貿區揭牌並對全市幹部明確要求,不僅要有改革的勇氣,更要有改革的智慧,力爭在試驗區形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更好地服務全國。
28.78平方公里的“試驗田”,正成為撬動中國經濟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支點。
為什麼建設上海自貿區
順應全球經濟治理新秩序,主動對接國際新規則
“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試驗,絕對不是一般意義上為園區爭取一些優惠政策,也不是招商引資的一些突破。”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肖林說,“這是順應全球經濟治理新秩序,主動對接國際規則,主動塑造中國新紅利的戰略舉措。”
加入WTO十餘年,中國在世界貿易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近年來,全球貿易開始了新一輪競爭,出現了更高標準的自由貿易談判。在三大自由貿易談判的推動下,國際貿易投資規則體系面臨重塑。這一系列地區性貿易協定,使WTO規則和發展中國家日益邊緣化。
世界上的主要自由貿易區也正在發生一系列改變:從貨物貿易為主,向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並重轉變,且更加注重服務貿易發展;由貿易功能為主,向貿易功能與投資功能並重轉變,更加注重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自貿區在市場準入、外資國民待遇、業務經營、投資服務等方面營造高度開放寬鬆的投資環境;由在岸業務為主,向在岸業務與離岸業務並重轉變,更加注重離岸功能的拓展;由貿易自由政策為主向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政策聯動轉變,體現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
“面對這一系列變化,我們不主動對接,就面臨‘再次入世’的可能。”肖林說。先行先試國際經貿新規則新標準,積累新形勢下參與雙邊、多邊、區域合作的經驗,為我國參與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撐,這成為上海自貿區試驗的重要使命。
自貿區能給中國帶來什麼
通過開放提升中國經濟轉型速度和品質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核心目標是改革開放、制度創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管委會主任艾寶俊說。
自貿區設在上海,意義卻遠遠超出了上海本身,為中國經濟的轉型提供了新的突破口。“除了國際貿易能級的提升,中國金融體系加快開放、與國際接軌,將會在新形勢下釋放巨大的改革紅利。”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說。
從已公佈的方案看,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試點內容和舉措與世界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通過新的國際貿易規則,推進中國的新一輪開放,提升中國經濟轉型速度和品質,其意圖非常明顯。
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近年來出現了明顯變化。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需求減少,出口增速減弱,中國以貨物出口為主的貿易面臨轉型。而世界主要自貿區的趨勢顯示,服務貿易正快速成長,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已佔全球貿易總額的約20%。通過自貿區的建設提升服務貿易,促進服務業發展和貿易轉型,這是一條有效路徑。
上海自貿區已選擇六大領域作為服務業開放的重點,包括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專業服務、商貿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
國際人士怎麼看待上海自貿區
中國的老百姓和企業可以直接在自貿區投資國際市場
花旗銀行董事副總裁楊光在紐約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對中國來講,建立上海自貿區無疑在宏觀上具有重要的政治戰略意義,就金融領域而言,國內一些專家沒有提到的一個事實是,對中國走出去戰略也有很大影響。
首先,上海自貿區的成立必將使這個區域成為一個資金的“洼地”。無論是國際資金還是國內資金都會向這個自貿區流動,使得自貿區能成為資金的“蓄水池”。一旦企業能夠比較容易擁有資金,走出去向海外收購、向海外兼併、向海外拓展,就會變得相對容易。
其次,上海自貿區可以打造成一個非常完整的離岸金融中心。
第三,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將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提供一個很好的舞臺。
此外,上海自貿區的建設還有一個好處,中國的老百姓和企業可以直接在自貿區投資國際市場。
對於上海自貿區,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首席執行官邁克爾·伊茲說:“中國政府可在區內率先嘗試金融改革,比如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民營資本設立銀行機構等。隨著試點工作的不斷深入,改革可以逐漸從區內轉向區外。”
明思力中國董事長約翰·約斯頓說:“上海自貿區建設是中國金融改革和開放的重要一環,對於上海乃至整個中國的積極意義不言而喻。坦率地說,我們希望中國政府改革的力度能夠更大一些。”
這些外國企業家都不約而同強調了上海自貿區“改革”的功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丁劍平教授表示,上海自貿區的第一功能是改革,而不是自由貿易,更不是要優惠政策。“至少它可以引領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 一方面它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意義非凡,另一方面,它還可以通過金融創新來降低實體經濟的成本,把金融改革與實體經濟導向有機結合起來。”
自貿區如何化解金融風險
人民幣資本賬戶下可兌換未來將實現“分賬管理”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可在試驗區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
實施細則逐步落地。上海銀監局局長廖岷提出,未來將鼓勵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跨境投融資服務和離岸業務。
“實現金融領域創新,意味著區內的銀行開始真正參與國際化發展和競爭,必須面對全新的、完全市場化的金融環境。”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潘岳漢說,隨著業務品種的豐富、融資渠道的多樣化,銀行可以從國際市場獲得融資,降低資金成本,同時也能更好地服務客戶。
與國際市場對接的區內金融市場將加快實現利率市場化,有利於降低企業資金成本。潘岳漢說,現在國內的企業貸款利率普遍上浮,而跨境人民幣貸款的利率基本是在基準利率水準上下浮15%左右。未來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市場利率水準將逐漸與國際市場接軌,企業的融資成本會降低。
開展跨境投融資服務,意味著為非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啟了一片新的天地。交銀金融租賃公司是唯一獲批籌建專業子公司的非銀行業金融機構。此前公司的國際業務幾乎沒有,而且與國際上的競爭對手相比,企業運營的資金成本較高。“隨著相關業務的逐步開放,我們以後能到國際市場上通過發債籌集資金,資金成本會降低,而且還能到境外設立公司,同時服務區內貿易便利化,開拓國際、國內更廣闊的市場。”交銀金融租賃公司董事長陳敏說。
自貿區試驗金融業的全面開放也是一大突破。經過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已走入最核心地帶:外匯管制、利率匯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目下可兌換以及金融業的進入管制。而這些曾經的禁區,都將在自貿區開放試驗。
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來說,全面開放的金融市場既意味著機遇,更意味著重大挑戰。“批准設立自貿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標準是:有利於服務自貿區內的投資貿易便利化,同時有利於風險管控。”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說,“支援自貿區健康發展,要做好準備防範境外風險傳染和跨境業務風險。”
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同時,如何避免大規模資金跨境流動,防範由此帶來的風險?人民幣資本賬戶下可兌換未來將實現“分賬管理”,進行賬戶隔離,即“一線放開、區內自由、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在自貿區內註冊企業,可以開設FTA賬戶(即自貿賬戶),部分試點企業還可開設FTN賬戶(即離岸賬戶)。FTN賬戶可以實現貨幣自由兌換、利率市場化,而賬戶之間嚴格區分自貿區業務和非自貿區業務,賬表單獨設置、單獨計量、單獨核算、單獨考核。
隨著銀行的客戶結構、業務種類、資產負債結構和資金來源發生變化,銀行業監管政策也將做出調整。廖岷指出,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發生變化。比如現在區內的一些銀行,將來會有一些境外的人民幣存款,資金來源於境外人民幣市場。“因此我們現在考慮優化調整存貸比、流動性等指標的計算口徑和監管要求。”
自貿區有哪些突破
暫時停止實施一些法律的有關規定,實施負面清單管理
上海自貿區要推行一系列的開放措施,需要突破許多既有政策法規、現有體制的障礙。
“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立足國家戰略和全局利益,統籌謀劃、穩步推進自貿試驗區各項改革任務,絕不能被本部門本地區的局部利益所羈絆。”上海市市長楊雄說。
首先的障礙來自法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共有12項開放措施,與現行外資企業法等4部法律的有關規定不一致。怎麼突破?依照法定程式,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試驗區內暫時停止實施這些法律的有關規定,並於8月26日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通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有28.78平方公里可以不按某些法律行事,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
為了推進上海自貿區的開放試驗,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26日通過《關於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實施本市有關地方性法規規定的決定》,並自10月1日起施行。根據這一規定,在自貿區內,對國家規定實施準入特別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資,停止實施《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審批條例》。凡法律、行政法規在自貿區調整實施有關內容的,上海市有關地方性法規作相應調整實施。上海市其他有關地方性法規中的規定,凡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不一致的,也調整實施。
《方案》對外商投資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研究制訂試驗區外商投資與國民待遇等不符的負面清單,改革外商投資管理模式。過去,外商投資採用正面清單管理,告訴投資者可以做什麼。而負面清單管理告訴投資者什麼不能做,沒有規定的則都可以做。
《方案》重點突出擴大服務業開放。選擇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領域擴大開放。在這些領域暫停或取消投資者資質要求、股比限制、經營範圍限制等準入限制措施(銀行業機構、資訊通信服務除外),營造有利於各類投資者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
金融制度的創新非常鮮明,原來金融業的禁區開始突破。《方案》提出,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可在試驗區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在試驗區內實現金融機構資產方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探索面向國際的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建立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全面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
實施促進貿易的稅收政策。將試驗區內註冊的融資租賃企業或金融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項目子公司納入融資租賃出口退稅試點範圍。對設在試驗區內的企業生產、加工並經“二線(境內關)”銷往內地的貨物照章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根據企業申請,試行對該內銷貨物按其對應進口料件或按實際報驗狀態徵收關稅的政策。
自貿區獲“金融禮單”
9月29日,國務院相關部委有關負責人解讀自貿區總體方案亮點,紛紛捧出獻給自貿區的“禮單”——政策及細則,金融領域“禮單”還很耀眼。
央行:四大改革招招碰硬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介紹,將在自貿試驗區內創造條件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進一步簡化經常項目下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流程和手續。
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
在自貿試驗區內先行先試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建立與自貿試驗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深化外債管理方式改革,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深化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
銀監會:八大措施改善銀行監管
上海銀監局局長廖岷介紹,為支援自貿區的發展,銀監會對銀行監管推出了8項新規。
支援中資銀行入區發展。允許全國性中資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上海本地銀行在區內新設分行或專營機構。
支援區內設立非銀行金融公司。支援區內符合條件的大型企業集團設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支援符合條件的發起人在區內申設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
支援外資銀行入區經營。
支援民間資本進入區內銀行業。支援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在區內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支援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參股與中、外資金融機構在區內設立中外合資銀行。
鼓勵開展跨境投融資服務。支援區內開展離岸業務。簡化準入方式。完善監管服務體系。
證監會:單位和個人境內外雙向投資開閘
證監會的具體措施包括:擬同意上海期貨交易所在自貿區內籌建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具體承擔推進國際原油期貨平臺籌建工作。
支援自貿區內符合一定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按照規定雙向投資于境內外證券期貨市場。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按照規定進入上海地區的證券和期貨交易所進行投資和交易;在區內就業並符合條件的境外個人可按規定在區內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開立非居民個人境內投資專戶,開展境內證券期貨投資;允許符合條件的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按照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期貨投資;在區內就業並符合條件的個人可按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期貨投資。
區內企業的境外母公司可按規定在境內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支援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在區內註冊成立專業子公司。支援區內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開展面向境內客戶的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櫃檯交易。
保監會:出臺“八個支援”政策
保監會出臺“八個支援”政策,包括:支援在自貿區內試點設立外資專業健康保險機構;支援保險公司在自貿區內設立分支機構,開展人民幣跨境再保險業務;支援自貿區保險機構開展境外投資試點;支援國際著名的專業性保險仲介機構等服務機構以及從事再保險業務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在自貿區依法開展相關業務;支援上海開展航運保險;支援保險公司創新保險產品;支援上海完善保險市場體系;支援建立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機制。
鏈 接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區域性經濟特區。這種方式屬一國(或地區)境內關外的貿易行為,即某一國(或地區)在其轄區內劃出一塊地盤作為市場對外做買賣,對該地盤的買賣活動不過多地插手干預,對運入的貨物不收關稅或優惠。
國際上著名自由貿易區大都以“轉口貿易+區內加工”為主要內容,上海自貿區不同,主要聚焦于服務業的改革與開放。
我國的保稅區最初設計時借鑒了國外的自由貿易區,但因當時大家對“自貿區”概念不清,就創造了“保稅區”一詞。
(本版稿件由本報記者謝衛群、歐陽潔、孫小靜、曲哲涵、許志峰、徐衝、席來旺采寫)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