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關於儒學內涵與特性問題
兩岸專家學者深入探討“儒”的特質及思想根源,朱熹宇宙圖像中人與物的關係,從生命學問看中國哲學特性及發展,經典新讀與孔子思想再認識等問題。
北京大學陳來教授的論文《儒服、儒行、儒效》,深入論述“儒”的特質及思想根源。說明春秋後期禮崩樂壞,儒家為恢復周代禮樂制度和文化秩序提出恢復古禮及冠服問題,但孔子在世沒有儒服定制,因他主張儒者特性在於德行而不在冠服,而孔子死後其弟子以孔子衣冠為儒士標誌就產生了儒服問題,以孔子冠服為模本的儒服開始流行。認為儒行是以“儒”為題的德行論體系,《儒行》篇列舉的十六種行為舉止統括了儒者未出仕、出仕、不仕狀態下的德行,這些是孔子以來儒家主張踐行的德行,可看做“仁”的不同實踐側面,完整體現儒家德行論核心重點。指出戰國時期儒家與各家尤其墨家進行辯論,儒墨之爭是當時最為人知的學派爭論。論述何謂大儒、小儒、雅儒、俗儒,指出其為人和社會功能的區別主要在於代表不同政治主張、政治能力、政治功效,特別說明君主任用俗人則國亡,任用俗儒則國存,任用雅儒則國安,任用大儒則諸侯臣服,即不同的儒有不同治國效果,這就是儒效。
復旦大學林宏星教授的論文《取之有時與用之有節——朱熹宇宙圖像中人與物的關係問題》,論述人與自然和諧的命題讓人們關注生態危機問題,因而開發生態哲學理念越發重要。朱熹關於人與自然觀念表達了儒家正德、利用、厚生基本原則。包括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整體,但人為萬物之靈,不鼓勵人對自然任意征伐利用,而應在正德基礎上承擔責任與義務;天地以生物為本質,天地生物之心是仁,天人之間是價值關聯,天之春夏秋冬,地之金木水火,人之仁義禮智,皆可相配會通于生生不息的生機上;人與自然萬物和諧,需要人的道德理性與道德實踐作保證,即人以以利物、生物、成物為出發點,把天地生生大德作為處物之道與行為準則,使萬物各盡性命、各遂其生,並取之以時,用之有節。
臺灣大學楊祖漢教授的論文《從生命的學問論中國哲學的特性及其發展》,論述當代新儒學是生命學問,中國儒釋道是生命哲學。儒學道德實踐最明顯的是求仁。孔子所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涉及一切人,構成倫常關係,都是孔子要成就的對象,亦即成就對方自己則若無其事,這便是天覆地載,而不是由我定標準改造對方,可見聖人生命的全蘊。從忠恕之道實踐可了解聖人成就、教化、對待別人方式。道家虛己待人,去甚、去奢、去泰,恢復生命自然,體現天覆地載。佛學認為佛即眾生,眾生即佛,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表現天覆地載精神。儒釋道的理想圓滿人格表現,豐富了哲學意義。心是生命活動主體,性是心活動根據。盡心活動能見到人真正本性。唯有顯發生命智慧才見到真理,真理離開人的生命實踐則無從談起。儒釋道都以體現最高境界生命為目的,故而儒釋道學問特質是“生命的學問”及“心性之學”,掌握此特質才能對中國哲學有相應理解。
曲阜師大孔子文化學院楊朝明教授的論文《經典新讀與孔子思想再認識》,論述長期以來疑古思潮造成中國上古文化空白,使正確解讀儒家經典受到嚴重影響,如對《論語》“學而時習之”和《禮運.大同》學說理解都未必正確,對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存在誤解。這就遮掩了孔子思想智慧之光,使人們對繼承傳統文化心存疑慮,不少人將問題推諉于孔子儒學。孔子希望社會仁愛、和諧、有序,其政治理想是社會大同、王道大行,而不是復古或倒退到原始時代;他嚮往人人修身,仁敬慈孝,誠信無欺,而非嚴格上下等級。他對君主修為要求很高,希望為萬民做表率,絕非愚民政策。我們應糾正以往偏失,將孔子思想融會貫通,在對待對儒學與傳統文化態度上做到冷靜與理性。。(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文史所所長 婁傑教授 本網有刪節)
[ 責任編輯:李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