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4月7日消息 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前負責人曾志朗昨天(6日)表示,臺灣學者只習慣在島內爭取經費,卻不願意去搶世界大餅,“應要有志氣”。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曾志朗6日作了題為“全球化對臺灣人力資源的衝擊”的演講。
他在演講中表示,臺灣的大專院校沒有培養學者爭取“世界大餅”的動機和能力,教授們總是在臺灣分大餅,尤其是理工領域,很容易拿到經費,“他們已經習慣了,只要能活,少拿一點也沒關係,頂多就做小一點”。
曾志朗舉例,幾年前印度尼西亞打算大力推動數字學習計劃,又要與華語文教育結合,正好都是臺灣強項。但他一看前去搶標的團隊,有來自大陸和香港的,獨獨沒有臺灣。他覺得很奇怪,就找到幾位島內的數字學習專家討論,大家都認為不可能拿到錢,乾脆就不投。最後曾志朗只好“強迫”1個團隊去投案,一去才發現臺灣竟然成功爭取到經費。現在很多數字學習的規格,都由臺灣制訂,不少人很感謝他。
他以此說明,島內應培養學者爭取世界大餅的能力,大專院校也不要只懂得向教育部門要錢,沒錢就什麼都不做。
他建議,學者的專利權、智慧財產權,如果能妥當運用,便能幫學校爭取財源,大學應有“志氣”,不要怕被人罵“商業化”,“難道一定要等著別人來喂飽,才不是商業化嗎?”(台灣網 何建峰)
[ 責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