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教育  >   正文

大學生創業:用腳步丈量世界 能出現未來"馬雲"嗎?

2015年05月04日 08:53: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土壤:這是一個有想法就有未來的時代

  近年來,大學生創業正在成為“新常態”。不斷出臺新政策為大學生創業清除障礙、提供幫助。

  一個令人欣喜的變化是,在大學生而言,創業不再是就業困難形勢下的“自謀職業”和幹“個體”,而是在新環境下對自己人生軌跡的重新定位,對職業和事業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規劃。

  “從我們學校的情況來看,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高了,往年申領‘創業證’的學生只有3~5個,去年、今年有20多個。”北京物資學院學生處就業指導辦公室主任王紅說。這還不包括在校生創業者。

  “過去都是託人找份好工作,而現在只需要你的一個想法,就可以創造一個好崗位。”日前,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接受媒體訪問時說,“過去創業多數是為了生存,有被迫的成分,而現在的多數創業者,都有創業夢想,為實現自我價值而去創業。”

  “青年繪”創辦者們的同學,勞法學院2012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韓俊超是一個喜歡窮遊(用很少的錢去旅遊)的大學生,他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經濟獨立,改變生活,不依靠父母”,開始策劃自己的創業項目,構建起一個專門針對大學生群體的靈活、便捷的線上房屋短租平臺。很快,這個房屋租賃平臺就找到了自己的獨特“角度”——為大學生提供可以一起做飯的聚會之所,深受歡迎。現在取“與家邂逅”之意的“逅家”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品牌,從北京物資學院拓展到在京其他高校,有標準化的服務體系,傳播屬於大學生的居家文化。

  大學生,這個把握未來經濟社會變化的最敏感的人群。不再努力“拼爹”“拼學歷”尋找一個鐵飯碗,而是拼創意,在豐厚的田野上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

  思考:實踐能力是創業能力的核心

  全國高校創業教育持續升溫,各種創業大賽、創業計劃、創業訓練營層出不窮。鼓勵大學生創業,學校能給他們什麼樣的支援?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詩人陸游的這句詩在我的創業路上一直啟發著我。”“青年繪”銷售總監之一張博涵說,“在學校,我的學習成績並不突出,可當我把所學的知識很好地運用在公司實踐中,我卻拿過好幾次銷售冠軍。”張博涵的業績來自他的實踐能力,他的能力和北京物資學院重視實踐能力培養密不可分。

  今天的高校是學生行以求知的地方,有行動的勇氣,才有真知收穫,才有創造的可能。

  “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北京物資學院一直將實踐育人作為人才培養的中心工作,高度重視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為培養學生勇於創新,踏實肯幹,團隊協作的能力,學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開設創新與創業類課程模組、增設實踐課程、增加實踐學分和學時、設立實踐小學期、開設校企合作實驗班、建設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包括開拓國外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創新活動、校企合作、校所合作,運用‘一來二去’模式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園、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改革等。”該院副院長許曉革說。

  通過一系列實踐教學活動,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養,也使該校的創業活動越來越豐富, 越來越多的學生也因此成就了創業的夢想,真正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很難說是哪一個環節觸發了學生的創業激情,但可以確定的是出色的實踐能力是創業者們的共同特點,也是支撐他們創出一片天地的基礎。”許曉革說。採訪中可以發現,很多創業並不是資金、項目、場地、人力資源等各種條件都具備後的“生成”,而是一時想到,說幹就幹,在行動中不斷學習,慢慢摸索才成功的。

  “物友遞”是該校另一家“著名”公司,由經濟學院的黃華、鄭元,法律學院的岳嵩峰、牛躍與商學院的趙朔等創辦。

  他們先在人人網上註冊了“物友團”賬號,想借公共平臺“做點兒小生意”。這個賬號通過服務同學“失物招領”等,積攢了極高的人氣,粉絲量相當於學院在校生人數一半以上。由於學校重視讓學生了解物流行業前沿,他們受一家外國公司的啟發,開始商量校園快件接收分揀中心的可行性。

  2013年9月,“物友遞”正式誕生。黃華說,“物友遞”最初的動意是因為大家取快遞都遇到過麻煩。快遞公司的快件不能由學校傳達室接收,每次有快件必須自己簽收。但快遞員到達學校的時候學生往往不方便出門接快遞。

  “有不便就有商機”,建立一個“校園快件中心”將各個快遞公司送來的快件分揀並保存,方便學校師生隨時來領取。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極好的商機。

  正如吳江所說,“這是創業最好的時代”。這些創業者們獲得來自學校的大力支援,他們的夢想都在學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園溫暖的環境中孵化,整體實踐教學環節讓他們在創業中有什麼困惑都能迅速找到地方“充電”,學校努力為他們爭取各種創業創新獎項和資金支援……這一切使他們有了更廣闊的平臺和空間去施展才華。

  現在,隨著“生意做大”,他們專業知識的價值正在慢慢體現出來。實踐能力加上創新精神,誰敢說這樣的公司不能成長為未來行業的“巨頭”?誰敢說這裡面沒有未來的“馬雲”?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光明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