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時報》線上7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考試作弊步入高科技
6月初,中國警方罕見地忙於抓捕“間諜”。但這些“間諜”並非試圖竊取國家機密,他們只是利用尖端間諜器材在關乎成敗的高考中作弊的學生。
教育部數據顯示,共有1020萬高中畢業生參加今年高考,但全國可能只有60%考生能上大學。這引發了激烈競爭,考試作弊也由此變得倡狂。為此,教育部安裝了閉路電視系統監控所有考點。儘管如此,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導致作弊者尋求更加精密的手段。
儘管安全監管強度前所未有,但今年高考中的作弊者仍無所畏懼。在家長,有時甚至是老師和地方官員的幫助下,一些作弊者開始使用昂貴的高科技間諜器材。
這些被查獲的設備使人聯想到間諜電影中常有的器具:植入橡皮或手錶中的信號發射器、只有綠豆大小的無線耳機、薄如葉片的耳塞和高清晰度紐扣照相機。警方表示,這些設備能躲過無線遮罩和金屬探測器。
吉林省松原市因高考舞弊猖獗而登上全國頭條新聞。該市警官馬洪哲(音)說,考試作弊已成為一項產業,並擁有明確分工。團夥中有人專門製造作弊設備,有人偷竊試題答案,還有人在考場外利用無線信號發射器為考生遞送答案。
作弊器材價格不低。一套設備和試題答案能賣到2萬元人民幣,相當於中國城市藍領工人的平均年收入。但家長們一心想送孩子上大學,並不在乎花這些錢。除了金錢好處,教育官員還面臨著其他誘惑。在中國,大學錄取率經常和教育官員及老師們的工作成績掛鉤。
作弊器材的顧客不僅限于高考學生。從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到高考,再到律師資格考試和公務員考試,幾乎所有大型考試都能看到這一產業的影子。
現在還沒有針對考試作弊的專門立法,因此作弊者只是受到批評教育。但未經授權銷售、購買或擁有間諜器材都是犯罪行為。向考試作弊者銷售間諜器材最多可被判3年監禁,考慮到這一行為所獲得的鉅額利潤,這一判罰相對較輕。但隨著被查處的作弊考生數量越來越多,讓他們接受法律懲罰的呼聲越來越高。(王曉雄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