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趙嘉妮)6月1日,馬來西亞航空新任CEO穆勒宣佈,馬航已經“技術性破產”。馬航還宣佈了一項重整計劃,將裁員三分之一,預計大約有6000名職員將被解雇。2014年馬航MH370飛機失事,業內稱,“技術性破產”不會影響空難家屬賠償。
空難之前,馬航生意也難做
據外媒報道,馬航6月1日以郵件形式向員工發佈了全面重組計劃。根據重組計劃,一家全新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即將成立,接手現有馬航的資產和債務,新馬航定於今年9月開始運營。穆勒表示,馬航重組計劃將分三個階段,希望在2017年至2018年實現盈利。
郵件稱,馬航將會提供至少1.4萬個工作崗位,但目前馬航一共有約2萬名員工。這意味著將有6000員工失業。
除了重組計劃,馬航也在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自救。比如,通過縮減航空餐食成本、出售其持有的非核心業務股份等手段,開源節流。
儘管馬航去年12月停牌後退市,但從退市前的財報數據中,不難看出,在兩起空難之前,馬航的經營已經出現嚴重問題,空難的發生,更是雪上加霜。
分析認為,因馬航的國企身份,成本一直高企不下,讓其無法在外部市場因素變化之時,靈活處置。同時,東南亞地區以亞航為代表的新興航企,讓該地區的競爭日趨激烈,且快速蠶食馬航的市場份額。
2014年第二季度,馬航凈虧損3.07億林吉特(馬來西亞貨幣,1林吉特約合人民幣1.6765元),加上第一季度凈虧損的4.43億林吉特,馬航在2014年上半年總計虧損7.5億林吉特,這比2013年同期的虧損額大幅增加65%。
調整航線能否提振業績?
新馬航將削減飛往西方國家的長途航班,更專注于區域中程航線。
對此,民航專家、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專家委員綦琦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亞洲地區飛往歐美的長航線,競爭對手數量多、競爭激烈,裁員後的馬航可能無法佔有競爭優勢。而在區域航線中,原本在服務品質等方面享有較好口碑的馬航,仍將佔有市場。雖然裁員,但對其服務能力不會有影響。
對於境遇有些淒涼的馬航,綦琦認為,讓大家“忘掉過去”是扭轉局面的好辦法。通過時間的淡化,通過對品牌的重塑和宣傳,馬航可以重頭再來。6月2日,新京報記者欲向馬航中國區公關負責人對“技術性破產”做進一步了解,但截至發稿,對方一直未接聽電話。
釋疑
何為技術性破產?
對於馬航提到的“技術性破產”,新京報記者昨日諮詢專業財務人士了解到,“技術性破產”指的是已經違約並欠缺償付能力,但沒有申請破產或尚未被法庭宣佈破產。也可以說是實質上破產,但形式上可以並未破產。
在財務管理意義上的破產,有三個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的概念。一是技術性的破產,此時企業的財務制度還比較健全,只是因財務人員在籌資時存在技術上的失誤,造成了暫時的不能償付。二是事實上的破產,即債務人因連年虧損,負債超過資產(即資不抵債)而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此時債務人財力不足,實際上已不可能清償全部債務。三是法律上的破產,即債務人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而被法院依法宣告破產。這時,債務人員資產可能低於負債,但也可能高於負債。
在發生兩起震驚世界的空難後,馬航宣佈“技術性破產”,在引起外界感嘆的同時,也引發疑問:馬航會不會因此擺脫賠償責任?一位航空法學專家昨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技術性破產”不會影響空難賠償。
延伸
空難可致航企“關門”
兩起空難後,馬航不僅退市、裁員,還不得不宣佈“技術性破產”。究竟空難會對航空公司的影響有多大?民航專家綦琦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曾有航空公司發生空難後關門。
據介紹,當年世界領先的汎美航空,正是因為1988年在蘇格蘭洛克比上空的恐怖主義分子安放的炸彈發生爆炸事件,而于三年後破產(洛克比空難造成270人遇難)。
1996年,環球航空TWA800從紐約前往巴黎,毫無徵兆地在空中爆炸解體,墜入海中,機上230人全部罹難。業內普遍認為,這次空難給予環球航空致命一擊。公司經此事故後,在2001年被美國航空並購。
綦琦認為,正是馬航擁有國有身份,逃過倒閉的結局。
作者:趙嘉妮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