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為期兩天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在臺北開幕。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由臺灣民間團體太平洋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今天在臺北落幕。由於本次研討會是首次探討兩岸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涉外事務等領域的敏感議題,一百一十多位兩岸與會學者中也有多位接近兩岸決策核心的重量級智囊學者,因此廣受媒體關注。本網編輯在第一時間連線了一直在現場跟蹤採訪的本網駐臺資深記者陳斌華,就此次研討會的臺前幕後進行深入的報道和分析。
問:鄭必堅訪台前表示“兩岸之間只要有善意,什麼問題都可討論。”請問據你所知,這次研討會最具突破性的是哪幾個方面的話題?突破性有多大?
陳斌華:這次研討會我覺得最具突破性的話題,就是學者們熱議的兩岸應為政治協商預作準備、兩岸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和臺灣的對外事務這三個議題,總體上相對經濟民生議題,都可歸類為政治議題。
關於政治協商的議題,兩岸多位知名學者都認為,一年多來儘管兩岸關係步入良性互動、和平發展的軌道,但如果不解決政治問題,兩岸關係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碰到政治瓶頸。當前,兩岸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順利推進兩岸經濟性、事務性商談的同時,正視並儘早著手就破解政治難題進行準備,適時推進兩岸政治協商與談判,為兩岸關係更快更大發展開闢廣闊的道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被認為較能代表大陸官方的立場。該所所長余克禮就表示,目前雖然兩岸關係已經緩和、改善並在不斷發展,但基本上都是屬於非政治關係性質。若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碰到政治瓶頸,勢必難以深化下去。兩岸關係不能實現完全正常化,兩岸和平穩定就沒有保障,兩岸關係發展就顯得很脆弱,極易出現反覆甚至倒退。因此,要實現兩岸關係可長可久的和平發展,就必須面對敏感的政治問題。
他認為,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訂兩岸和平協定是突破兩岸關係政治瓶頸、實現兩岸關係全面正常化與和平發展的根本途徑。目前,兩岸解決這一問題的條件已漸趨成熟。兩岸學者和有關職權部門可本著先易後難、循序漸進、逐個展開、廣泛交流、解決探討、深入溝通、尋求共識、努力突破的原則進行,儘早為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訂和平協定進行協商談判預作充分準備。
余克禮的同事、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政治室主任謝鬱表示,諸多政治分歧越來越成為影響兩岸互信、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障礙。兩岸關係要取得重大突破、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就必須面對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積極開展對話商談,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為兩岸關係繼續前行清除障礙。
北京另外一位臺灣研究知名學者、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徐博東建議,兩岸政治對話包括軍事、涉外事務等方面的對話等,現在就應先由學者、智庫進行溝通,了解雙方的觀點和看法,尋找共識,為下一階段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向深度、廣度發展預作準備。
臺灣學者中,“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邵宗海教授認為,兩岸政治互信的不足,說明瞭類似“和平協議”或“軍事互信機制”要在短期內達成協定的困難,所以有必要通過對話來增強政治互信。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說,兩岸應抓住目前經濟互動良好的機會,開啟政治性協商。把經濟互動成果作為推動政治性協商的基礎,“政經並行、難易並進”。
但也有相當部分的臺灣學者認為兩岸現在談政治問題的時機和條件還不具備,包括曾任臺灣“陸委會”主委的臺灣大學教授陳明通等人,客觀地講,臺灣學者中認為應“先經後政”的觀點佔了相對大的比例。
問:國臺辦發言人楊毅幾天前曾表示“這是首次在島內就雙方關心的包括政治議題在內的各種議題進行綜合性探討,自然有其重要的積極意義。”,據你分析,其“重要的積極意義”主要是什麼?
陳斌華:我認為重要的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時、事、勢”的結合。首先,在時間上,這次研討會選擇在兩會領導人第四次會談前夕舉行。兩岸學界包括官方智庫先務虛,很有必要,有助於互相了解,凝聚共識,為今後政治協商提上日程預作準備。
其次,所謂“事”就是隨著經濟問題的逐步解決,大家越來越發現政治問題難以回避,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兩岸關係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碰到政治瓶頸,勢必難以深化下去。兩岸不能解決政治問題,就不能實現完全正常化,兩岸和平穩定就沒有保障,兩岸關係發展就顯得很脆弱,很容易出現反覆甚至倒退。例如達賴訪台、臺灣播映美化熱比婭影片等類似事件甚至比兩者更嚴重的事件,還有兩岸法規、處事、民眾內心之間並未根除的敵意等,都可能衝擊或影響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
最後,所謂“勢”,就是一年多來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的軌道,這樣的局面得到兩岸主流民意的共同肯定,無論是現在的形勢和未來的走勢,都讓碰觸和協商政治問題成為可能,條件逐漸成熟。
總之,這次研討會的積極意義,就在於適時、順勢、做對的事,可以通過學者的研討,為兩岸下一步啟動政治議題、軍事安全機制和對外事務議題的協商“暖場”,在務虛中“求實”,了解彼此的關切、縮小分歧、凝聚共識,為兩岸下一步談解決政治軍事對外事務問題尋找合適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