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關村:“創客經濟”成發展新亮點

2015-08-10 09:17:0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記者 李崢巍)市場化創業融資服務每小時可創造價值206萬元,創業大街日均孵化1.6家創業公司,平均每家創業公司獲得融資500萬元,中關村每人平均創造利潤增長8.8%……上半年,“創新創業”成為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新的增長點,“創客經濟”帶來的創新與聚集將持續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創客”催生經濟新動力

  上半年,中關村創業企業快速成長,帶動圍繞“創客”需求的服務業同步發力,迸發出新動能。

  中關村創業企業“小魚兒科技”年初發佈了自主研發的智慧陪伴機器人“小魚在家”,用移動互聯實現遠端、多用戶的親情溝通功能,鎖定親情陪伴市場。創業一年多,公司完成兩輪融資,步入億美元級公司行列。

  “小魚兒科技”式的創業公司在中關村維持“井噴式”增長:1到6月,中關村新增科技型企業12652家,創下新高。

  圍繞“創客”需求的服務業在快速成長。上半年,為科技創業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的“天使匯”平臺上,發佈創業項目數達18868個,同比增長237%,在平臺上完成天使輪融資項目同比增長178%,半年新增項目融資總額已達9.2億。

  “上半年,平臺上‘閃投’服務每小時創造的價值就達到了206萬元”,天使匯創始人蘭寧羽介紹。

  最新數據顯示,中關村已經匯聚包括線上股權眾籌、網際網路金融等科技金融企業396家,模式創新不斷;同時,涵蓋行業半數以上企業的中關村股權眾籌聯盟成立,讓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中關村創新創業熱潮驅動下,上半年,北京市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佔第三產業比重達11.1%,同比增長0.3個百分點。

  創業新模式催熱“創客經濟”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新模式、新特點的創新創業正在催熱“創客經濟”。

  “‘天使投資+合夥人制+股權眾籌’正成為中國新一波創業熱潮的主流模式,帶動天使投資、股權眾籌等業態發展,也孕育了股權架構師等新職業,活力凸顯。”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郭洪說。

  “比如‘七八點’打造了‘股權架構師’一職,專門替人分股權、做規劃。”蘭寧羽說,新模式也給市場帶來新機遇。

  例如,涵蓋中關村天使投資協會、中國青年天使會、聯想之星、亞傑商會、創新工場等國內領先的天使投資機構,包括徐小平、童瑋亮、李竹、羅茁、秦君等知名天使投資人的公益組織“天使成長營”在中關村快速壯大。如今,這些導師正開始著手搭建與國際接軌、“五位一體”的孵化空間,支撐“創客”做強。

  “天使投資的興起,就好比是中關村創業生態系統中的‘腐殖層’,它越厚,創業土壤就越好。”郭洪說,中關村目前活躍著一萬多名天使投資人,他們很多都是來自於上市公司的高管、中層骨幹,部分高校教師也開始扮演“教授天使”的角色。他們也成為發展“創客經濟”的活躍力量。

  創新創業熱潮中的新探索

  中關村“創客經濟”形態正對區域經濟佈局產生影響。圍繞著軟體服務業、科技金融、創業孵化、智慧財產權及標準化服務等,形成了創新創業的“一城三街”格局,也為我國創新創業熱潮到來做出了前瞻探索。

  7月22日上午,小米移動網際網路科技園正式破土動工。園區附近區域是創新資源聚集的中關村軟體園,在2.6平方公里的區域聚集了277家軟體企業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每平方公里年產值達到466億元。

  在此基礎上,海澱區正打造總規劃面積達31.3平方公里的“中關村軟體城”,今年1至6月累計完成投資14億元。

  創業服務業也在發揮“聚集效應”。中關村創業大街成為國內青年創業的新地標。一年來,街區孵化創業企業超600家,其中350余家獲得投融資,融資總額近17.5億元,平均每家500萬元,街區吸引創業者接近9萬人次。

  中關村科技金融街區聚集了396家金融機構,深交所中關村上市基地、螞蟻雲金融、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服務中心、融360、拉卡拉等一批科技金融企業在此落戶。

  一大批跨國技術轉移機構落戶昔日的中關村電子賣場,推動轉型。中關村智慧財產權大廈吸引了20多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入駐,街區提供智慧財產權及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總數達600余家。

  按照計劃,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到2020年,科技服務業收入將達到1.5萬億元、技術合同成交金額達到5000億元。從這個角度看,今日中關村的創業新模式和“一城三街”的探索,將為全國創業熱潮提供有益借鑒。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