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 川大將建設成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大學

2016-04-18 09:16:00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到2025年川大將建設成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大學

  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獲悉,4月15日,市政府和四川大學簽訂《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 共建世界一流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本著堅持深化改革、激發創新創業、堅持協同創新的原則,在八大方面深度合作,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加快校地協同創新。以“三權”改革為核心,以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為目標,以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為載體,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破除制約校地協同創新桎梏,到2018年,雙方共同推動全面創新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成果,為全市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校地協同創新機制提供示範和基礎,促進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流動更加順暢,創新資源配置更加優化,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厚。到2025年,共同將四川大學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大學,為成都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提供支撐。

  1

  開展科技成果“三權”改革實踐

  雙方將共同開展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的“三權”改革試點,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充分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建立委託職務成果完成人使用和處置科技成果的規範辦法,實行四川大學職務科技成果委託使用處置證書制度。支援四川大學探索建設市場化運作的“創新成果交易中心”,形成由市場決定科技成果價值的技術評估與定價機制;配套專項經費支援四川大學建立專職科技成果轉化隊伍,共同探索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共同設立校地科技合作專項資金,建立與行業企業對接交流長效機制、科研人員柔性服務企業機制,引導科研人員聚焦企業創新和產業升級,共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學校辦學水準;組建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支援企業與高校在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品研發和平臺建設上開展多層次全方位合作,切實推動高校與本地企業協同創新。

  2

  協同引進海內外

  高端創新創業人才

  共同設立“海內外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協同引進基金”,圍繞成都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產業發展人才需求,按照“企業提需求、高校出編制、政府給資助”的總體思路,依託四川大學的學科優勢和國際影響力,匯聚企業、政府、學校多方力量,採取直接引進或柔性引進等多種途徑,在全球範圍內招引海內外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實施產業集群校地協同創新重大項目,創辦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國內領先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

  3

  共建成都產業技術研究院

  依託四川大學優勢學科,以聯合開發、優勢互補、成果共用、風險共擔的緊密合作方式,圍繞精準醫學,先進功能材料,生物醫藥,綠色能源與低碳技術,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等領域,共同建設成都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體制機制,著力先行先試,建成集共性技術研發、中試熟化成果對接、公共技術服務、科技企業孵化和創新人才培養等功能于一體的校院地協同創新發展平臺,將學科專業優勢和技術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將科技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

  4

  共建“成都喜馬拉雅國際研究院”

  依託四川大學西部邊疆安全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及相關科研機構,聯合環喜馬拉雅區域國家的若干高校和研究機構,共建全球首個實體性、國際化、智庫型的“成都喜馬拉雅國際研究院”,統籌策劃和推進成都市向南向西開放戰略,服務於提升成都的國際軟實力尤其是在環喜馬拉雅區域的輻射力,助推成都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首位城市”。圍繞成都向南向西開放戰略實施中的重大問題,發揮決策諮詢、理論研究、人才開發、公共外交和輿論引導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成都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5

  共建“成都數學中心”

  依託四川大學數學學科原“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長江數學中心”,現在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天元數學基金“幾何拓撲與數學物理交叉融合創新平臺”,共建“成都數學中心”,使之成為全國第4個以城市名字命名的數學中心。該中心將成為國際數學研究與學術交流的平臺,圍繞國際數學研究前沿,引領成都乃至國家在數學科學方面的原始創新,取得領先的研究成果;圍繞國家及地方重大需求,為成都市相關產業的原始創新、整合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尤其為實現顛覆性技術創新奠定基礎。特別是推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資訊與空間安全、大數據處理和雲計算、交通與物流、經濟與金融中管理與決策等創新事業的發展,並在領導機制、管理機制、創新人才聘任、評價方式等方面探索一條創新之路。

  6

  共建“網路空間安全研究院”

  支援四川大學充分整合相關學科綜合優勢,建設網路空間安全研究院,以建設成為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網路空間安全研究團隊為目標,聚焦網路安全緊迫技術需求和重大科學問題,著力突破網路空間安全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培養能勝任維護國家網路空間安全、能參與國際網路空間安全治理的高層次專業人才。校地協同把研究院建設成為國際領先的網路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基地和創新創業園區。

  7

  支援川大建設

  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

  成都市支援四川大學依託多學科交叉和國際合作綜合性優勢,圍繞國家培育爆髮式增長的新經濟、新產業需求,匯聚一批海內外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借鑒國際先進技術轉移服務模式,開展顛覆性技術創新研發、引進和轉化,完善從創新鏈到產業鏈的全鏈式轉化體系,通過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訓體系、雙創孵化平臺、創業投資和資本平臺、技術合作交流平臺、智慧財產權運營平臺、通用技術合作研發平臺、創業理論研究平臺等,建立國際化、跨學科、跨行業的創新創業特區,建設成為國家西部地區對接國際前沿的科技創新戰略高地。

  8

  推動建設

  環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區

  支援四川大學打造環川大創新創業“三帶四區一城”,承接成果溢出和轉化,培育創新創業群落。支援四川大學聯合牛津大學和匹茲堡大學,共同建立“3+3”國際創新創業學院(研究院),打造全球化、高端化的科技創新平臺、創意產業平臺、高端培訓平臺和國際服務平臺。支援四川大學、武侯區按照“市場主導+政府扶持+內生性發展”的全新模式建設磨子橋創新創業街區,鼓勵引入第三方資源,聚集、整合、優化區域創新創業要素,努力打造成為“蓉漂”創新創業的首選之所和中國西部地區的創新創業新地標。支援四川大學與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共建四川大學天府創新研發中心,鼓勵搭建集國際高端研發、自主創新研發、研發促進服務三大平臺于一體的創新型校地協同創新基地。

  本報記者 王伶雅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