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4日 09: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右圖 型動體育與花椒直播、360合作,共同舉辦“佈局體育產業全生態圈”發佈會。 經濟日報記者 溫濟聰攝
左圖 型動體育創始人陳一冰(中)帶領隊員一同健身鍛鍊。 經濟日報記者 溫濟聰攝
乒乓球奧運冠軍鄧亞萍投身體育創投圈;前中國體操男隊隊長、奧運吊環冠軍陳一冰如今的身份是型動體育創始人;世界自由搏擊錦標賽65公斤級冠軍楊建平創立華虎傳媒;亞運會10000米金牌得主孫英傑經營長跑俱樂部……
如今,運動員掀起創業熱潮,許多世界冠軍也走上創業之路。他們的創業成果如何,有哪些喜怒哀樂值得分享?運動員創業背後又存在哪些問題?
轉型商業
陳一冰所創辦的型動APP是一款服務於健身人群的應用。6月中下旬,《經濟日報》記者在位於北京市亦莊鋒創科技園見到陳一冰時,他剛剛從國家體育總局回到公司。
“讓更多運動員退役後不再迷茫,把他們培訓成合格的健身教練,讓運動員的專業知識水準得以發揮,成功完成退役轉型,這是我創業的初衷之一,也是與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中心的合作方向之一。”陳一冰向記者介紹,6月下旬他們與國家體育總局、花椒直播、360、京東金融共同舉辦了簽約儀式。“與花椒直播、360合作,是為了適應如今直播時代的狂潮,讓高水準教練員進行直播,增加用戶黏性;與京東金融合作,主要是在眾籌和白條領域,幫助退役運動員進行更好地培訓,併為他們眾籌康復費用,減輕他們的壓力。”陳一冰說。
陳一冰堅信在未來網際網路和體育可以實現更深度的融合。型動體育旨在為更多普通人提供更精準、高效的專業體育服務,有O2O模式、校園體育、跨界、企業體育等4大發展戰略:O2O模式擁抱“網際網路+”,符合創新創業潮流;校園體育服務校園,提升年輕人體育精神面貌,加強校園體育賽事的專業程度;通過跨界合作,與不同行業進行交流研討,提升體育市場未來的發展空間;通過服務企業,打造員工健康生活理念,改善員工健康水準。
華虎傳媒是格鬥名將楊建平于2015年創立的綜合性文化傳媒公司,業務範圍包含搏擊賽事、體育行銷、影視遊戲開發等。2016年,華虎傳媒推出“拳星時代”國際明星搏擊系列賽,每月舉辦一場,引入世界搏擊冠軍和中國隊員展開中外對抗,以“娛樂化、潮流化”的運作,打造真實版的“搏擊功夫大片”,提升我國武術和搏擊運動的權威性。
賽事IP指的是賽事產權及其相關衍生產品,是體育產業的核心產品。楊建平說,“除了綜合搏擊之外,我們圍繞賽事IP,以演藝資源優勢為契機,進軍‘泛娛樂化’跨界式發展,通過在VR體驗、動作遊戲、搏擊健身、影視演藝、網際網路領域的資源整合,挖掘出更具有商業價值的IP潛力”。
作為中國女子馬拉松紀錄保持者,孫英傑于2014年5月創辦了“孫英傑長跑俱樂部”。她是公司的首席教練,每週會為俱樂部學員進行面對面授課,內容具體包括正確跑姿基礎訓練、常見傷病預防注意事項、制定科學合理適宜的訓練計劃等。此外,她還會針對不同學員的個性化特點和需求,為學員量身訂制服務,幫助學員提高成績、成功減肥和增強體質。目前,孫英傑長跑俱樂部已在瀋陽、哈爾濱等地開設了十幾個分部,運營模式不盡相同。孫英傑長跑俱樂部還和杭州當地的“跑團”合作,授權掛牌推廣“孫式跑步法”。
吸引創投
華虎傳媒在成立時獲得了包括經緯中國合夥人曹國熊在內的眾多創投人士的支援,獲得數千萬級的天使輪融資;鄧亞萍創業聯手洪泰創新空間創始人CEO王勝江,而並非單打獨鬥;陳一冰創立的型動APP獲千萬融資……
在資本“寒冬”中,雖然有部分領域的創業項目由於盈利水準、商業模式等種種原因,遭遇創投資本的“冷落”,但不少創投人士仍然看好並投資運動員的創業項目,運動員創業有其特殊的自身優勢。
“‘46號文’發佈後體育產業成為‘風口’,搏擊行業發展迅猛。”楊建平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運動員出身的創業者,我的經歷讓我對這個行業的各個環節都有很深入和直接的認識,這是不可替代的財富。與此同時,這麼多年來從賽事策劃到執行導演,再到商業運作,我接觸了各環節的優秀人才,我以運動員的身份和他們一同共事,彼此了解信任,也擁有了大量的合作夥伴,這是組建優秀團隊的基礎。對於創業者來說,對行業的了解和組建優秀團隊是成功的兩個基礎,這都是運動員經歷帶給我的財富。”
針對鄧亞萍下海創業與洪泰聯手打造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平臺,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公開表示:“我本人對體育運動情有獨鍾,比較喜歡搏擊和滑雪,目前也投資了多個體育項目,很多項目現在發展得不錯。體育產業市場前景巨大,我們也有計劃專注垂直體育產業,深入做好體育產業項目孵化。鄧亞萍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奧運冠軍,在世界範圍也有較高的知名度,還曾承擔北京奧運會市場開發工作,她對體育產業商業運作既有深厚的理論研究又有實踐經驗。我相信,我們與亞萍的合作,肯定能夠像奧運會開幕式的點火儀式一樣,點燃體育產業大賽場的創新創業之火,共同推動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
“我在退役前就經營過6家健身俱樂部,也積累了一定的人脈。”談及創業轉型,陳一冰信心滿滿,“退役後創業還是做和體育相關的事。我在這個領域摸爬滾打也有二十多年了,相對更了解我國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的現狀,與其他沒有體育經驗的創業人相比,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
在陳一冰看來,創業和當運動員也有很多共同點,比如都是在不斷追逐夢想。此外,運動員具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較強的團隊合作觀念、競爭意識、紀律觀念和決斷執行力等,這對創業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
彌補不足
雖然運動員創業利用明星效應和光環走紅很容易,也受到了不少資本的追捧,但它們的發展之路依舊存在隱憂和爭議,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那樣光鮮。
在招銀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達晨創投南方片區原TMT投資部總經理程仁田看來,體育運動員的光環、人脈很容易幫助他們完成天使輪融資;但若想獲得A輪、B輪的融資,就需要一個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以及可觀的用戶數據。到了A輪、B輪,運動員身上的優勢就不那麼明顯了。
“對於創立運動APP來說,變現確實不容易。投資人會非常在乎APP的用戶量、交易量、活躍度等硬性指標。開發一個APP花費不少錢不說,推廣之路更是漫漫長途。除非運動APP可滿足用戶的剛性需求、保持高頻使用率,而且技術團隊水準過硬,否則不建議創立APP。”程仁田直言。
艾媒諮詢CEO張毅表示,運動員創業有三大劣勢:一是,普遍缺乏現金流的把控和商業模式的驗證。如果沒有確立好盈利模式、沒有合理的流水,很難在創業圈行得通;二是,企業管理存在短板。激勵模式、企業文化、擴張異地管理等問題均考驗運動員的智慧;三是,如果沒有足夠敏銳的商業嗅覺,很難把握好突發機會。
記者採訪的不少運動員坦陳,完成從運動員到創業者的身份轉換並不容易。陳一冰在2015年第一次為投資人播放PPT介紹創業項目的現場就遭遇了不少質疑的聲音;孫英傑說自己剛剛創業時都不知道“體育文化有限公司”究竟是什麼概念,對公司章程、管理制度、運營模式等也一知半解。
“最大的劣勢是我需要補課,學習各種商業知識。但我很幸運,第一我很年輕,也有學習的熱情;第二我有很多幫助我的朋友,不懂之處團隊成員可以幫助我。”楊建平說,創業和比賽完全不同,不是單打獨鬥,而需要團結作戰。運動員創業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從一個人的孤身戰鬥變成學會組建團隊,用團隊的力量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同時他也會加緊學習,不斷提升知識水準,積極廣招賢才,讓更多有能力、有志於推動中國武術發展的人來與他合作,一同把項目做大做強。(經濟日報記者 溫濟聰)
匯聚公益力量助推創新創業2016-07-04 09:18:00
怎樣構建杭州特色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2016-07-04 09:17:00
“創業導師”胡冬:為創新創業裝上“加速器”2016-07-04 09:09:00
溫州創客大賽產出“金蛋”2016-07-01 08:49:00
北工大等高校領導一行參觀中關村創業大街2016-06-29 1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