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此間指出,國際金融危機暴露出現有三大評級機構的不足,金融機構要降低對外部評級的依賴,更多地作出自己對產品及其風險的評估,同時適度支援本土評級機構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6日發表周小川講話稱,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評級機構受到了廣泛質疑。主要問題包括:評級的水準和效果不甚滿意;評級業有可能在整個經濟週期變動過程中起到順週期作用,加劇宏觀經濟的週期性波動;敏感時期的評級調整會加大經濟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性;評級機構運用的方法論與內部程式不夠透明,行業壟斷程度高,缺乏競爭性;部分監管者和投資者過度依賴外部評級,容易產生道德風險和責任推諉,也使評級業對市場的影響力過於強大。
周小川指出,在當前對評級業不甚滿意的情況下,已出現各種努力,試圖探討建立更具有競爭性的評級行業。他提出四個建議:
首先,金融機構要降低對外部評級的依賴,應使內部評級佔更大的比重,更多地作出自己對產品及其風險的評估。這樣,就可以加強大型金融機構的自主判斷,讓金融機構自己的主見在市場上佔有相應的地位,減少由於少數機構做評級所導致的順週期性和投資者盲目跟風狀況。
其次,避免評級的利益衝突,現有的評級行業收費模式是發行人付費,容易影響信用評級的獨立性和客觀性。應改變廣受指責的“出錢買評級”現象,探討由機構投資者協會出資的評級收費機制。
第三,適度支援本土評級機構發展,促使它們成長為國際型的評級機構。其中一個好的做法是,對涉及本土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的評級,應在制度上規定,實行雙評級模式,在選取一家國際評級機構的同時,須選取一家國內評級機構。
第四,完善評級業的監管,協調和促進評級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丁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