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賦稅要改革 公務人事社會福利更要改革

2008年05月07日 11:09:00  來源:
字號:    

  臺灣又到了報稅時節。物價上揚,油電漲價更是來勢洶洶,納稅人實質薪資縮水,還要支援愛臺建設,不免哀嘆連連。臺灣《聯合報》刊文說,馬英九應是體會升斗小民苦楚,多次宣示要成立“賦稅改革委員會”,通盤檢討稅制,落實租稅公平。然而臺灣近年經濟成長未盡理想,財政沉痾豈止一端,恐非賦稅改革所能解決,值得討論。

  文章摘錄如下:

  近百年來,不少先進國家社會安全稅的整體規模亦遠大於個人綜合所得稅。近來油價一次漲足聲中,擬議同時調漲軍公教人員薪資。人事調薪包括在職人員與領取月退休金的退休人員,除了增加現行預算的人事支出外,亦將衝擊公務人員退撫制度,愈發凸顯目前退撫基金提撥不足的情形。根據公務人員退休撫恤基金管理委員會已公佈第二次精算結果,公務人員潛藏負債3134億元,教育人員潛藏負債2828億元,軍職人員潛藏負債1201億元。依現行公務人員退休撫恤基金管理條例規定,如基金不足支付時,應檢討調整繳費率,或由當局撥款補助,並由當局負最後支付責任。此外,現行提撥方式,是由當局負擔65%,公務人員負擔35%。如果真要達到足額提撥,當局財政支出還要再增加。

  社會保險體系的財務制度,有屬短期保險者,如全民健保,另屬長期保險者,如勞工保險與農民保險者。截至2007年底,全民健保累計短絀125億元,依賴銀行貸款度日,規模似乎尚小,僅整體支付無法滿足醫界實際醫療費用成長之需要。相較于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勞工保險的潛在負債不遑多讓。2006年,勞保各種應付保險給付折合實際保險費率為6.36%,惟應計保險費率僅為5.76%。儲金性質的制度未能足額提撥,卻尚能運作,只不過是將在職人員的提撥金挪作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然而,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退休制度基金的收支結構將愈趨險峻,不啻是未來財政的一大不確定因素。

  當局施政年度預算不足時,可舉債支應,惟公債有法定上限,用以形成財政壓力,制約執政者。龐大軍公教人員的退撫財務包袱,各項社會保險的潛在負債,短期內並無擠兌可能,往往債留後代。賦稅改革常只是任期制民選首長的短期舉措,大刀闊斧改革公務人事制度與社福制度的財務問題,方能彰顯政治家的視野與胸懷。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