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從日本經濟情勢變化看臺灣未來可能發展

2015年11月27日 09: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工商時報》27日社論說,日本政府上周公佈了第三季的經濟成長率(GDP),結果是衰退了0.8%,比市場原先預期的-0.2%,衰退幅度更大,而修正後的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則衰退了0.7%。連續兩季的負成長,技術上可以認定日本再度陷入經濟衰退的局面,這也是安倍首相2012年12月上任以來,日本經濟第二度衰退。安倍經濟學的效力至此似乎已宣告“效用有限”。

  過去幾個月來,日本一連串的經濟數據都非常不理想,包括家庭支出下降、汽車產量衰退、零售銷售下滑、進口減少、出口停滯,以及核心物價下跌等。日本央行于十月底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就將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從原先預估的1.7%下修為1.2%,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幅則從0.7%下修為0.1%,距離2%的通膨目標,似乎愈來愈遠。上周剛公佈的第三季GDP成長率又比市場預期的衰退更多,更令人對日本經濟的未來感到憂心。對於這樣的情況,市場上多半認為日本央行應該會繼續採取擴大寬鬆貨幣政策,以維持日元弱勢,阻止物價持續下滑和經濟的負成長。

  安倍經濟學實施以來到底對日本經濟產生了什麼影響,值得進一步去探討。根據各方的報導,安倍經濟學的確讓日本經濟成長有了起色,而且改變了日本經濟結構的體質和內涵,如今經濟再度轉呈負成長,實在是人口大量老化的不可逆轉現象。我們觀察安倍執政這些年,比較重要的改變包括:

  第一,日本的失業率極低,從2010年的5%逐漸下降至2015年的3.5%以下,這在發達國家中是相當不容易達到的水準,甚至較2008年以前還低,而其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的勞動參與率,更達到76%的創紀錄水準。有評論就指出,當數以百萬計的歐美身強力壯人士無所事事的時候,日本卻已達到充分就業的狀態。

  第二,由於日元的貶值效應,2012年赴日觀光客只有840萬人,2014年來到1,340萬人,今年至9月則已經超過1,440萬人,據估計今年上看2千萬人,如果成真,則比原先預訂目標提早5年達成。而今年也可望成為自1971年以來,赴日觀光客首次超過日本出國旅遊人數的一年。觀光客的急速大幅增加,顯然為日本的經濟成長貢獻了不少,如果沒有赴日觀光人口的挹注,今年日本經濟衰退情況勢必更加嚴峻。

  第三,就在日元貶值的期間,日本股市也從2013年初的1萬點上下,走揚至日前接近2萬點,幾乎漲了一倍,對日本的資本市場貢獻很大。然而受到全球經濟走緩影響,第二季和第三季轉而出現負成長,股市在10月時最低來到17,000點附近,近日又反彈至接近2萬點,以此觀之,日本第四季經濟成長可望優於第三季。

  第四,目前日本勞動人口每年以1.5%的速度下降,若年經濟成長只下降了0.8%,顯示其經濟成長表現並不差。換言之,老年人口比例不斷提高的不可逆過程中,加上全球經濟成長遲緩,出口難以擴大,日本低度或負經濟成長很可能變常態。

  以日本的變化來觀察臺灣的情形,根據臺灣“國發會”今年初的推估,自明年起,臺灣工作年齡人口每年將減少18萬人,佔比約1%,目前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有1,737萬人,為人口紅利高峰期。2014年時每6.2名工作年齡人口扶養1名老年人口,到2060年時,每1.2名工作人口要扶養1名老年人口,我們不禁要問,那樣的世界可能存在嗎?而當前真實的狀況是,工作年齡人口面臨就學年齡延長,就業年齡延後,以及中高齡提早退休的“晚入早出”現象,同時勞動市場則有人才外流、大量基層勞力引進的“高出低進”情形,臺灣未來陷入低度或負增長,似乎已顯露症兆。

  再看“國發會”于2014年的另一項人口推計,由於人口老化和生育率下降,臺灣人口將自2022年起出現負成長,比起2012年的推計提前了4年,可見臺灣人口老化的速度加快,而生育率又長期未見改善。目前臺灣老年人口比重為12%,至2018年就會達到14.6%的高齡社會,再至2025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至20.1%,進入超高齡社會。日本目前雖然已是超高齡社會,但日本在1985年時的老年人口比例約在10%以上,直至2005年才達到20%,其間經過了20年的逐漸提高,2015年則已來到25%以上。然而臺灣從現在開始再過10年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是老化速度最快的地區,加上前述的工作年齡人口開始下滑,臺灣的人口危機看來比日本更嚴重,其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更加險惡。

  以日本的發展軌跡來觀察,如果外在環境不佳,出口難以成長,臺灣可能很快就要面臨經濟萎縮。其中貨幣寬鬆政策勢必不可避免,新台幣可能也要面臨大幅貶值,就像現在的日本。目前總統大選正式展開,臺灣吵嚷中看似平和,其實是風雨前的寧靜,民眾尚未察覺真正危機的可怕。如果我們不有所警覺,並趕快採取行動去改善困境,噩夢真的很快就會變成現實。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