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生報》今日再次針對島內人口老齡化問題發表社論。社論指出,農業鄉鎮的高齡人口比例特別顯著,但健康與社會照顧資源反而集中在都會地區。地方政府資源的落差更會加劇惡化這種不平等。如果沒有提前做好資源準備,高齡者一旦陷入失能狀態,社會將會付出更大的成本。
社論摘編如下:
臺當局健康衛生主管部門日前公佈“臺灣老化地圖”,全臺年齡超過65歲的老年人口已達10.75%,並且有16個地區老年人口比率超過該平均數。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以農業鄉鎮的高齡人口比例特別顯著,而主要的都會區則集中了大多數的年輕勞動力,人口老化程度最低。
吊詭的是,健康與社會照顧的資源,反而高度集中在都會地區。根據衛生部門的調查,老人生活中最擔心的問題,以自身健康居首,其次依序是經濟來源、以及生病時誰來照顧等。目前的狀況是,無論醫療照護、長期照護、甚至年金津貼等老人所擔心的問題,都在集中化、市場化的思維底下,高度密集于高齡人口相對較低的都會區域。
這不僅僅只是資源數量的問題,同時牽涉了高齡者所需要的健康與社會照顧的品質。在目前市場導向的資源安排結構底下,消費者的選擇被視為是確保品質的重要工具。然而,不同城鄉、教育和社經背景的高齡者及其家屬,具備有不平等的選擇知能,能掌握的照顧資訊事實上差異非常大。因此,最需要資源者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高品質照護,而目前的照護市場很可能服務了相對優勢的一群人。
高齡者所需資源的不平等,在地方政府資源落差的情況下,更將進一步惡化這種不平等。高齡比例較高的地區,仍然以地方財政拮據的農業縣市為最主,而健康與社會照顧在這些財政困難的地區,往往淪為聊備一格或者無力發展的領域。
另一方面,目前世界衛生組織面對世界高齡化趨勢,推動“健康老化”概念,意味著提早預防高齡者的失能與健康促進,遠比投入所費不貲的長期照顧資源來得更重要。現代醫學的進展,疾病照護的提升事實上並沒有減少高齡者的長期照顧需求,一旦高齡者陷入失能狀態,生活品質將大打折扣,社會將付出更大的照護成本。
然而,健康的老年人未必是“依賴人口”,慢性病的威脅並不註定高齡者的功能限制。高齡者的預防失能與健康促進,所牽涉的層面遠超過醫療照護的範疇,牽涉了地區經濟、住宅、公共工程、社會安全與社會教育等更為廣泛的地區發展議題。
以老人常見的跌倒為例,相關部門透過對高齡者更為友善與安全的環境營造、住宅輔助以及更廣泛有效的社會教育媒介,將有可能減少目前許多老人因為跌倒而引發的一連串失能危機。此外,若不能夠振興地方經濟,留住更多地方年輕人,提供適切的經濟與社會安全網路,高齡城鎮的老人將很難擺脫孤單與貧窮的處境,這些都是造成失能、限制健康的高度威脅。
人口老化帶來的社會風險,有賴地方政府的積極作為,然而高齡城鎮受限于地方財政困難以及錯綜複雜的地方派系利益,往往無法端出什麼政策良方。最典型的場景是,一個健康的老人,處在缺乏資源與積極作為的高齡城鎮,在各種失能威脅下,造成身心與社會功能衰退,一旦遭逢急性病症時,只能匆忙地被送往都會的醫學中心診治,卻往往無法獲得適切的照護,也造成家庭沉重的照顧負擔。
高齡城鎮不僅僅在勞動力與經濟發展上被掏空,成為人口相對高齡的區域,而資源分配的錯置,以及政策取向過度偏重市場力量與給付體系,忽略輸送體系以及結構性的失能預防策略的結果,讓高齡城鎮的健康和社會照顧負擔更形雪上加霜。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