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農曆四月初一

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瘋”櫻花 正反兩面看

2013年03月01日 08:1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瘋”櫻埋隱憂

  每逢春天,全臺“瘋”櫻。此時,有人撰文反省臺灣“一窩蜂”的陋習,指出人們爭相擁向櫻花樹,道路擁堵,人滿為患,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櫻花這個物種,了解櫻花的文化本是細賞、靜觀、培養怡然的氣質,賞櫻是欣賞美麗、思考生命,而不是喧嘩、吃喝、到此一遊,有人甚至搖動櫻樹製造電影畫面的“櫻花雨”拍照。“每個人的舉止也成為賞櫻的一部分,很多臺灣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文章說。

  臺北市公園管理處指出,近年臺灣各地每逢有植樹需求,都對櫻花樹情有獨鍾,現在臺北市公園或人行道上共有5850株櫻花樹,就有約1000株是近3年種的,其中1/4是行道樹。可是櫻花樹花期只兩周,其餘時間樹型單薄,外觀沒有生氣,遮蔭效果又差,再加上櫻花樹嬌貴,在空氣污染較嚴重的人行道上本不適合種植。陽明山公園管理處也表示,陽明山上目前已約有2500株各式櫻花樹,空間已經飽和,不能再大幅增植。 

  櫻花由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傳統,轉為與城市美化、旅遊經濟相結合,體現出人的智慧;但凡事過猶不及,如果櫻花“瘋”造成盲目與模倣,給生態和城市建設埋下隱憂,那不久的將來,人們又要為櫻花“埋單”了。(記者 陳曉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