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新平庸時代:臺灣經濟的突圍之道

2014年10月27日 15:5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今年經濟相對好轉,“破3”、“破4”有望。受惠于蘋果iPhone6新款手機上市,相關零組件出口暢旺。來自大陸、香港及日本等地觀光客持續增加,刺激零售業、服務業的增長,都是重要原因。但是,這兩個優勢都存在風險。出口過度依賴只能手機產業,科技產業新陳代謝很快,其不穩定隨時會傳導給整體經濟。至於觀光客的增多,固然可以提供就業機會,但其可創造產值甚低,並不能作為臺灣主力產業。整體而言,臺灣經濟大環境並未出現結構性改善,對未來仍不可掉以輕心。

  綜合來看,IMF對未來5年的“新平庸”評估,是相當可靠的,值得決策者和企業家思考。臺灣《旺報》日前發表評論認為,兩岸如何從“新平庸”突圍,除了解決好自身的結構性難題外,可以從開發大陸內部需求入手。

  “新平庸”是針對全球經濟而言,相對強勁的美國經濟,近期也出現波動,消費零售額、物價、製造業數據全面下滑,造成歐美股市大跌。相較而言,大陸的內部需求還有很大的空間可待開發。最新數據顯示,第3季大陸GDP增長為7.3%,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卻增長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8%。隨著服務業與新型城鎮化兩大領域的發展,以及網路電商對銷售通路的革命,大陸內部需求會因為經濟轉型出現井噴。

  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剛剛在美國創下歷史規模最大的IPO。阿里巴巴主席馬雲最新發表的內部講話中,提到一個新概念“軟需求”。他認為大陸的內需市場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過去集中在房屋、汽車、電腦、手機等硬體方面,未來在健康、教育、保險等“軟需求”領域,將會有龐大的商機。

  臺灣要從“新平庸時代”突圍,就要把握大陸經濟轉型過程所創造的內部新需求。以金融服務業來看,當房地產投資逐漸降溫,金融理財產品的需求必然增加;基礎的衣食住行需求滿足後,文化、創意等精神領域的需求必然增加等等。服務業本身就是臺灣的強項,也應該成為臺商轉型升級的方向。

  大陸度過“新平庸時代”的關鍵在轉型,要從外銷為主的經濟體制向內需轉型。大陸可和香港、臺灣、新加坡、日韓等東亞發達經濟體深度融合,形成一個更加穩定的泛大中華區經濟聯盟。利用發達經濟體的經驗,大陸可以以更快的速度來滿足民眾對“軟需求”的希望。

  “新平庸時代”經濟在整體上雖然不容樂觀,並非代表局部沒有機遇。如果臺灣能夠把握其中少數機遇,比如大陸轉型的內需變化,就能夠突圍而出。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