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新平庸時代:臺灣經濟的突圍之道

2014年10月27日 15:5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提高競爭力 臺灣必須全面轉變

  全球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日前在臺北以“打造有競爭力的臺灣”為題發表演講時指出,一個經濟體競爭力取決於產業競爭力及民眾生活水準,臺灣薪資跟不上產業發展,將導致人才外流,對競爭力非常不利。

  臺灣《經濟日報》27日社論指出:麥可波特點出臺灣問題在於競爭力未造成民眾所得增長,可說直指問題核心。過去10多年來,陳水扁、馬英九前後兩任臺當局拼經濟不力的形象深植社會人心,但扁、馬每遇批評都拿全球競爭力排名來辯解,強調臺灣競爭力不輸韓國、日本等競爭對手。但這樣的解釋卻遮蓋不了臺灣薪資成長不如人的事實。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資料,自2008年金融海嘯迄去年為止,臺灣工業及服務業員工平均月薪僅增長9%,遠不及韓國的22%、新加坡的31.4%及香港的25.9%。去年島內企業加薪比率達18.8%,較前一年增加3%,但平均月薪折合美元僅1,533.9美元,負成長0.36%,在亞洲四小龍中仍然墊底。雖然馬英九日前指島內大學生起薪22K早已過去,現在至少是26K,但對照5成服務業員工平均薪資僅2萬至2.5萬元(新台幣,下同);4成5員工薪資在3萬元以下,低薪問題的嚴重性令人對臺灣經濟前景憂心忡忡。

  該報社論中曾多次指出,臺灣低薪問題根源在於經濟成長模式及產業結構的致命弱點。10多年來,臺灣經濟成長高度依賴以資通訊(ICT)產業為主、“臺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代工出口模式,產業為降低成本不斷提高海外生產比重,以致和島內勞動市場發展日益脫節,加上島內產業創新能力普遍不及韓國、新加坡等競爭對手,企業主對勞動成本又錙銖必較,就業機會及薪資水準皆不易提升。

  因此,雖然臺灣產業靠著高度機動性及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而尚能維持產品競爭力,但島內薪資成長停滯,發展機會少,人才覺得留在臺灣沒有前景,外流愈來愈嚴重,成為競爭力的長期隱憂。

  要打破產業競爭力不弱但薪資及所得停滯的迷思,當然要從多方面來努力,臺當局也曾提出各式各樣的方案、計劃及措施,試圖扭轉愈走愈偏的產業經營型態及經濟成長模式,但迄今為止,可以看到的具體成果非常有限,導致整個社會充斥無力感及看衰臺灣的失敗主義。在這種惡劣情況下,臺灣需要的是一顆可以稱之為“改變”的魔法石,徹底改變臺當局、企業及人民。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